關於[莊益增]的文章:


大佛普拉斯TheGreatBuddha+(2017)   片中一名角色以理所當然的口吻說道:「有錢人的世界是彩色的」,所以,這部描繪社會底層渣滓人物的戲,自然而然(幾乎)是以全黑白的畫面呈現的了。在台灣,何等難得看到一部幾乎整片黑白、幾乎整片的台語跟髒話、幾乎可以讓觀眾從頭笑到尾的國片,入圍金馬十項大獎,只能說是其來有自。   黃信堯導演過去主要從事紀錄片的工作,他的《唬爛三小》與《沈沒之島》作品中,早已透露出他擅長以嘲諷手法,表現最殷切的草根關懷。前幾年首次以《大佛》短片踏入劇情創作,經鍾孟宏導演(同時也身兼本片的監製和攝影)的賞識而拓展成長片規模,是以本片「普拉斯」(plus)之意義所在。阿堯導演扮演一位「天橋下的說書人」的角色,不時以詼諧逗趣、嘲諷滿點的旁白「打破第四牆」與觀眾直接對話。這樣的創意手法,不僅在敘事上有調節節奏、穿針引線的功能,更拉近了銀幕內外的距離,使觀眾得以更親密地去置身於片中的世界。而他字字珠璣的歇後語和押韻的犀利點評,更如相聲段子一樣笑點滿滿,逗得觀眾樂開懷。   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現實比小說更離奇」,在這樣有點搞怪、無厘頭的風格下,或許其...
《大佛普拉斯》:笑著笑著就哭了
丹眼看電影
大佛普拉斯
2017-10-07 22:44:58
爽度
9
編導:黃信堯 演員:陳竹昇、莊益增、戴立忍、張少懷、納豆、丁國琳 回憶起2014年的高雄電影節,那時在高雄拍的單元場次就看到了《大佛普拉斯》的前身短片作品《大佛》,當時就相當印象深刻,不但在詮釋「有錢人的世界都是彩色」的這個視角上,強烈對照到一般老百姓的黑白生活,更把對於神佛信仰的價值與主觀想法,用開放的方式讓觀眾體悟等,這種種原本在《大佛》就有的優勢,在這次的《大佛普拉斯》會怎麼展現呢? ----------------以下小雷,但不影響觀影情緒------------------ 在資本主義橫行的社會中,許多不公不義、謊言充斥、階級對立與貧富差距等問題,幾乎都是各國藝術作品不時會直接點出,或是隔一層諷諭的批判,而《大佛普拉斯》在這個部分,不僅用台語作為媒介,更將許多台灣百姓親近的國罵文化與問候術語,在片中表達得淋漓盡致,這不但是一種堆疊情緒的利器,更是一種反映台灣社會的宣洩。 而在主要角色的部分,用了有趣的綽號讓觀眾更顯得親近,同時,在塑造整個社會結構下的病態上,各種不同位階的利害關係與吃人勾搭,有如《台北物語》一般地坦白裸露,人人都有一種表象,亦有一種內心的私密宇宙...
[墨卓影評]《大佛普拉斯》- 台灣社會的價值解構
墨卓
大佛普拉斯
2017-10-07 17:58:26
氣氛
9
雖然片名有「大佛」但這不是款說教到一個不要不要的故事, 而是個很有可能你我身邊正發生,實實在在的人間事。謝謝《大佛普拉斯》讓台灣電影好好看!《大佛普拉斯》最吸引人的,絕對包括丫堯導演延續他短片創作的既有方式,和看電影的我們像朋友聊天一樣,不時親切說著日常旁白,無論是他獨自抬槓,或者和角色一起跳出鏡頭對觀眾講話,為傷感故事注入苦中有樂自然幽默的對話,同時也讓看電影的人覺得,自己和身邊親人包括丫爸丫母、丫公丫嬤、情人朋友可能都曾有過(或正在經歷),被環境所逼只能求得溫飽無法管得上好好生活,更別說伸張什麼社會正義的三聲無奈(就像電影前導預告二提到的「沒錢沒背景沒感情一樣」)。(記得以前報考戲劇系和上課時念到關於戲劇理論的內容,就很喜歡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提出像這樣「間離效果」的表演呈現方式,可參考維基)看《大佛普拉斯》的時候,總會忍不住隨著丫堯導演的口白跳入故事, 因著他們開心而開心、為了他們悲傷而悲傷,關心他們生活好不好,希望他們生活越來越好…  ▲影片來源:娛樂甲上,若遭移除請見諒。大佛就大佛,為什麼加個普拉斯? 觀影中一直想不透,為什麼片名《大佛普拉斯》有個「普拉斯」,後來回想之前看到丫堯導演在電影預告裡分享的原因,是因為《大佛普拉斯》由他的得獎短片《大佛》加乘創作而來,當時愛瘋推出Plus(普拉斯)升級版湧現出靈感,所以為原來片名《大佛》加上「普拉斯」,喻意電影長版就像愛瘋 Plus一樣,體積內容也跟著推陳出新,而且他覺得中文片名加上英文(諧音)感覺起來更有國際觀。(這原因實在太可愛!) ▲(翻攝自甲上娛樂臉書) 至於英文片名《TheGreatBuddha+》的「Buddha」,他曾在片中旁白提到是代表「佛陀」的意思,「Buddha」與故事裡有錢有勢的Kevin老闆,那枚車震正妹英文名Puta發音很像,但「Puta」是西班牙文「賤人」的意思,所以正妹名字是「佛陀」還...
[心得] 《大佛普拉斯》:他們的黑色喜劇。我們的真實人蔘@影憶小腦袋
Leie Lau  2017-10-05 23: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