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後的馬拉松]的文章:


  《最後的馬拉松》聽起來像是人在風燭殘年時,進行的最後一場比賽,由此可以想見,本片是一部以白髮老人為題的電影,講述曾經在墨爾本奧運摘下金牌的馬拉松好手,希望再戰跑場的故事。收到這部電影的觀賞消息時,我猶豫了半晌,因為勵志片向來較少被我填寫在清單裡,或許跟我本身非為樂觀主義者有關吧~   然而,將本片全然定義為勵志電影實在有失公平,它雖催淚也富含人生哲理,但導演在劇情方面賦予其他值得探討的議題,讓電影增添了幾分厚度。 以主角Paul難以適應的德國「養老院」為例,眾所周知,德國的人口結構呈高齡化現象,當地政府如何推展各項社會福利政策便是當下重要的思考方向。透過電影,我們發現德國的養老院設施完備,周邊綠意盎然,看護和輔導專員也善盡職責——可惜他們只能按照既定的制度執行工作:帶領老人們上手工藝課、定時禱告唱詩歌,這些每日準時上演的活動,讓老人們按捺不住,深刻道出了德國養老院的利益與弊端:環境雖好,其中生活卻因過於規律而使人心生厭煩。     回到本片的主軸,如果有人跟你提起,一位年邁的老人即將參與馬拉松,你會怎麼看待呢?也許有些人會讚嘆不已,全力支持,認為有心追...
最後的馬拉松(Back on Track):無法阻止魚游泳
IIris Chen
最後的馬拉松
2015-06-03 01:13:58
劇情
9
緬懷過去有什麼不對,我今年70歲,我要跑著重返榮耀。 關於年長者的勵志電影其實不少,《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以真人真事的紀錄片手法,講述年長者環島的夢想;《百歲老人蹺家去》有如老年版的《布達佩斯大飯店》,一百歲也要來場瘋狂冒險;有一群老人的《金盞花大酒店》展現不同的智慧與幽默。但是仔細想想,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類型的電影?年輕人喜歡刺激的動作片、浪漫的愛情片、驚悚的恐怖片,但是年長者的故事總是給人愁雲慘霧、坐老等死的刻板印象,即便號稱喜劇電影也很難吸引年輕人去電影院。 但是《最後的馬拉松》真正要主打的族群不是銀髮族,而是年輕人!他的勵志足以讓鐵杵磨成繡花針,足以讓灰心喪志的人批上戰袍、披上戰袍穿上慢跑鞋大喊NeverGiveUp。 2007年的《一路玩到掛》,以兩位患了末期癌症的高齡老先生,在臨死前寫下一份願望清單(Bucketlist)且一一完成的故事。《最後的馬拉松》一如本片只是這次不是玩而是「一路跑到掛」,保羅曾是1956年的奧運馬拉松金牌得主,但是運動選手也會老、他的妻子也會生病,於是在女兒的建議下搬進養老院。但是養老院簡單來說就像是一座避難場,躲避死亡的假想烏托邦,...
《最後的馬拉松》一路跑到掛
CharMing
最後的馬拉松
2015-05-29 02:08:24
氣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