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是個人喜好問題,但我已經有點厭倦了以「同志成長故事」為題材的電影;絕不是說這樣的題材不重要或是不好,只是同類型的電影已有許多,有新意的敘事手法卻很少見。《愛人怪物》也並未帶來太多驚喜;家庭衝突、幼年陰影、自我壓抑、迷戀上異男...唯一讓人眼睛一亮的大概只有它的奇幻色彩,只是就連這一部份對我而言也太過直白。
也不是說萬年題材出不了好作品,但一部成長電影要能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觀者能同理主角。我個人是不太能辦到的,因為我總覺得奧斯卡的偏執看來有些自溺;的確,對一個十歲的孩子而言,父母離婚絕不是好受的事,但才十歲就已會對母親吐沫,那就有些難以理解。再者,互動絕不是單方面的事;單看奧斯卡自身表現就能理解父母的某些反應實屬正常,且電影中也呈現出父親是因主角的態度才進一部找碴,主角卻還全盤否定對方就不免顯得自我中心。
父親被奧斯卡視為「怪物」,甚至最後有「將怪物關回櫃中」的隱喻,但我認為這實在跟主角幼時的敘事不合--那時電影中呈現的明明是個會為孩子讀床邊故事、會和孩子一起蓋樹屋、明明妻子離去卻還努力堅強起來的父親,那麼為何到了青少年期,主角卻在作品集中將父親描繪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