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錄片《大同》之前,導演周浩曾有幾次直接與官方單位打交道的經驗,例如2009年的《書記》,被攝者是中國河南省固始縣的書記郭永昌,或者是2010年將三台攝影機架在廣州火車站警察局15天,最後完成的一小時記錄片《差館》。
周浩是個不隸屬任何官方的獨立導演,卻曾貼身記錄中國官員的日常,甚至是"進駐"官方單位拍攝的機會;這樣的拍攝多少會記錄到一些敏感的內容畫面,但他的作品有些卻可以通過中國廣電總局的審批,拿到俗稱「龍標」的公映許可證。
很多人問,他是怎麼做到的?(意即這原本是件不可能的任務),通常周浩都輕飄飄的回答
「如果你認為不可能,是因為你連努力的勇氣都沒有。」
「被拒絕十之八九,拍片就是找十之一二。」
記得第一次看《書記》的時候,著實驚嚇不小,因為這部影片真的是扎扎實實的"貼身"記錄,我們可以看到書記郭永昌在大小會議上的嚴肅發言、在各種應酬場合飲酒高歌、鉅細靡遺的處理上訪問題,以及單槍匹馬面對抗議民眾,甚至連無法對外商履行承諾的尷尬窘態以及貌似收受賄款的關鍵時刻也都被記錄下來。這部紀錄片原本應該結束於郭永昌被調任他處,如果是這樣,也許導演呈現的是官員看似歡樂實則充滿無奈的仕途生涯(每天這樣喝酒我覺得正常人不會快樂);也點出了目前中國地方發展經濟與社會公平之間的難以取捨,是個特別的題材,但一個在官場順風順水的書記的紀錄片,在現實意義上並不具代表性。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影片完成的若干個月後,郭永昌被雙規了,所以導演在結局加上字幕:『調任15個月後,郭永昌被雙規。』『2010年5月傳來消息,郭永昌因為貪汙受賄被判刑7年。』
這部紀錄片突然就生猛了起來,所以當時我內心最大的疑問也跟許多人一樣:「這樣可以播喔?!?」
但也因為有了《書記》的經驗,看《大同》的時候,我總算是鎮定了一點。
跟《書記》一樣,《大同》花了三年的時間近距離拍攝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市長耿彥波的從政之路,但跟《書記》略微不同的是,《大同》將相當的篇幅轉向市民,讓一般民眾有機會在鏡頭前評價這位市長。
大同市是中國的煤礦重鎮,可能如你我猜測,因為是工業重鎮,所以一切硬體建設都是發展煤礦工業為主,除此,這個都市的經濟文化成績單可能是一片空白。根據導演說法是「原本沒有一條路是平的」(首映映後座談語)。
或許也因為這樣,2008年上任市長的耿彥波開啟了他大刀闊斧的建設計畫,他發揮驚人的野心,拆遷大量的舊屋甚至新屋,要以拆掉三千棟房子,50萬戶人家"被"遷徙,換取「建設一座文化古城」的理想。而在影片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已經開始蓋的仿古城牆,以及他大量收購不知真假的仿古文物,耿彥波期待大同變成「文化名城」,期待大同市擺脫煤礦重鎮的灰暗,邁向「旅遊天堂」的光明。
許多市民認為他是一位真正實幹的好市長。在將近90分鐘的影片中,我們確實看到他腳不沾地的四處奔走,開會、檢視工地、接受民眾陳情。字幕打著『基於安全理由,市長平時都住在軍營中』(詳細字眼需再確認),然後每天早上都會有幾批基於不同要求前來"堵"市長的民眾,例如有一批外地的農戶,可能因為戶籍問題,他們的小孩無法入學,只好前來陳情,只見耿市長大筆一揮在紙張上寫了幾個字(要教育單位收下這些孩子),這幾位市民高興得合不攏嘴,直說耿彥波是個好市長。我們也看到他在驗收工地時,看到偷工減料的建築氣到破口大罵的嚴峻模樣,甚至因為工作"太賣力"而被太太找上門,太太哭著說「你還想不想活啊?你今天幾點起床啊?你昨天幾點睡覺啊?」
看到這我們不禁要懷疑,所以周浩是要拍一部「中國也有好官員」的電影嗎?
但其實影片同時也訪問到幾位對耿彥波恨之入骨的拆遷戶。從這些拆遷戶的訪問中我們不難看出,大同市政府並沒有先給予他們相對的補償與安置,而是以「強拆」的方式進行這波夢幻建設,市民就算躺在挖土機前也只是蚍蜉撼樹(台灣的觀眾對這樣的畫面應該不陌生),也有年輕一代的市民期待通過更文明的方式去申訴自己的委屈,她堅定的說出了「集體訴訟、溫總理、法院、上訪」等字眼,但其實一切都跟躺在挖土機前是一樣的徒勞無功,最後她一臉心力交瘁的放棄原本強力捍衛的權利。對於大同要變身成為文化古都的野心,這位市民用「秦始皇蓋長城」來概括她的感想。
就在拆遷、建設、檢視、開會、驗收、參觀…這一切熱火朝天進行的時候,突然一紙行政命令下來,2013年耿彥波被調離大同市,前往太原市就任。字幕打著『沒有人知道原因』。這個神展開,留給大同一堆爛尾,包含拆到一半的房子、蓋到一半的古城,以及上百億的負債。
文章的一開始我不斷提到《書記》,是因為我覺得這兩部影片應該放在一起看,因為當你經過《書記》的暖身,你會發現:耿彥波是不是一個"好"市長?他在什麼基礎上可以這樣「耿拆拆」?他耗資500億人民幣的旅遊天堂是野心還是夢想、是有遠見還是獨裁?
這些問題都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中國的官僚機構的運作邏輯非常有趣的人格分裂。
記得看《書記》的時候,我還搞不懂「書記」是在做什麼工作,只知道他是中國共產黨所設立的一個職務,我感到很困惑:「書記」是「黨」的工作人員,而不是「縣府」的領導人,可是在影片裡,他根本身兼了事務官與政務官,帶領開發招商建設以及各種縣務活動啊。這次看了《大同》我又回頭去找百科,找到「市委書記」的解釋:『市委書記,在中國是指中國共產黨設在市一級的委員會(即市委)負責人。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各級行政機構實行黨委負責制,所以市委書記是所在市的實際最高負責人,地位在市人大選出的市長之上』
然後我就懂了!
這不就是所謂的「黨政不分」「以黨領政」嗎?(寶寶我都驚呆了)
最令人費解的是,既然有了市委書記,又何必大費周章的有個「市人大“選"出的市長」?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選出」的市長。
在《大同》中我們可以看到很荒謬的一幕 ─ 「選市長」。
這場複合式選舉的結果根本豪無懸念,一開始就知道結果,每個職務都是「候選一名 應選一名」,但耿彥波臉上緊張的表情卻不似造假,好像他真的在經歷一場拼輸贏的公平選戰一樣,好像他真的很在乎他的權利是否來自"民意"一樣。
而且,即使是場「假選舉」,總歸耿彥波是大同市人民代表(這個用詞不知是否正確)選出來的,但一年不到,省委會竟然就以一紙行政命令將耿彥波調離大同市,改往太原市就任市長,這樣的「神展開」我相信觀眾跟大同市民一樣錯愕,所以市長到底是官派還是民選?在耿彥波自己都不知道原因的狀況下,他流了幾滴淚然後留下一堆爛尾拍拍屁股就走了,在太原市繼續他的雄心壯志,但誰知道會不會蓋\拆到一半又來個命令將他調走呢?
耿彥波離開大同市之前,有許多市民為他發起請願運動,高舉標語上街遊行,希望能留下這位"好"市長。耿彥波是不是一位好市長當然眾說紛紜,但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幾乎每天都會被「攔轎申冤」。我並不是對「攔轎申冤」有什麼異議,事實上台灣的1995專線或是「市民信箱」也是相同的原裡,但我對他一個人可以當下立刻判斷狀況然後立刻處理的施政方式卻是懷疑的,上文提到的農民戶為孩子申請入學就是一例。這些家長拿著耿市長的親筆信竟然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外地人(戶口不在本市)的孩子到底在法規上能不能入學?如果能,那學校或是市府教育機構怎可如此刁難他們?怎麼不遵守法規?如果不能,那憑什麼市長一人鬆口就可以全部通行呢?他是市長不是縣太爺啊!(皺眉)
看到這邊我突然覺得,或許耿彥波(或是郭永昌或是其他千千百百的中國官員)是個勤奮不貪的"好"官,但他們依然沉溺在權力的欲望裡,弱者只能呼救不能自救,而中國人民想要的也不是西方一廂情願塞給他們的民主政治體系,而是虛堂懸鏡的青天大老爺。
由此我個人覺得《大同》所折射的不是耿彥波個人的問題,也不只是大同市一個城市的問題,是整個中國地方都市以及地方官員在處理的問題。
經濟快速起飛,小城鎮知道可以用借貸的方式去仿製大都會繁華的美麗夢想(耿彥波在大同的5年裡,其中政府投入近700億元建設,而大同市每年的財政收入僅在100億元左右。)
傳統產業面臨轉型無望的茫然若失(大同煤礦是國有企業,有17萬名員工,因近年收益不佳,目前已經開始拖欠薪水)。
要處理這些問題似乎只能走西方資本主義的道路?以至我們似乎看到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各種人格分裂。
明明是「民選」市長,但耿彥波卻在會議上對「市民代表」疾言令色;明明工程無可選擇的只能發包給「國有企業」(或相關裙帶企業),卻在各種驗收不合格時,對著施工單位大呼小叫(連排水管大小都是因為市長一時的誤判才發生淹水…市長你是學工程的嗎?不管判對判錯你應該都沒有資格判啊!)。
我覺得影片中最精彩最尖銳的一段是當市民們上街頭遊行希望留住耿彥波時,一個因此等不到公車(或計程車)的小朋友生氣的說『這些人怎不讓人過?他們是幹嘛的?』他媽媽回答『他們是要房子的,耿市長走了沒人給他們房子,所以他們不高興。』
是人情還是人情債?是表達民意還是關乎利益?
《大同》呈現了東西方不同政治觀正在中國矛盾發展的相互角力,也呈現中國公部門的整體運作(沒)邏輯,更將鏡頭轉向一般民眾,看我們到了「大同大不同」。在這短短的84分鐘內,我們預見了將會更動盪、更瘋狂的中國式改造。
本片導演周浩曾經說過,『新聞和紀錄片都只能趨近於真實,而不可能還原真實,導演與人物的「真誠」比「真實」更重要。』,因此『雖然在我的影片裡面,我的觀點會比較混沌,但我仍然認為我的觀點是存在的。只是我把它放在稍微次後的位置上面…』這跟我們一般認為記錄片就是要呈現「真實」的既定印象不同,或許很多人也因此認為他的影片不夠尖銳、不夠批判、不夠有立場,不過我也非常認同他說的『不是把一個人衣服扒光,你就牛逼了。』
片中有個貌似很有智慧的市民(根據導演說法,本片第一版這個市民的戲分很重),這個市民將周浩正在拍的這部紀錄片比擬1972年義大利名導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前往中國拍攝的紀錄片《中國》(Chung Kuo, Cina),是個神比喻。客觀還是假客觀?剝削還是誠實?鄉愿還是善良?
我想只要周浩會繼續以一年一部的產量出品紀錄片,或許他的觀點會越來越無處可混沌。
非常期待導演的下一部。
後記:關於大同市的好文分享:
https://www.nanzao.com/tc/national/1540881b04b9e6f/da-tong-meng-duan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5/8/3/n4494839.htm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6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