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篇文章

影評 《碧海藍天》在回歸自我的過程裡接受殘忍的浪漫

2016-09-20 22:40:21


image

1988年法國名導盧貝松就完成了這部作品,同年也在法國首映,當時盧貝松僅只30歲。很難想像這種型式的電影是出自盧貝松之手,現在對盧貝松的想像大都停留在《終極殺陣》、《龍之吻》、《露西》等等,畢竟這類型的片子容易推動,觀眾接受度也較大,爽度夠的片子對觀眾來說接受門檻總是較低一些。 

也因為如此《碧海藍天》它又多了幾分獨特的優雅和絕美的憂鬱感,相比於盧貝松其他的作品來看,《碧海藍天》似乎更是盧貝松最原始最純粹的意念。有別於那些爽度破表或者具高度話題性的作品來看,《碧海藍天》看似淡了些,表層之下的洶湧卻是難以言喻的狂暴,恰如開頭那片海,那片隨著風而掀起陣陣浪花希臘的海,也如整部電影從開頭到結尾如出一轍的,所有絕美的、恐懼的、渴望的、抗拒的、瘋狂的與最寧靜的都在平靜海面之下,你得潛入,到深處去看看,像是人心或人性,你得潛入,才能挖開所有被埋藏的一切,好好的面對自我。

image

二十年後《碧海藍天》才正式在台灣上映,當初作品被帶入美國時也是風風雨雨,美版改了結局,甚至整部電影的配樂都重新作曲,幾乎是一部完全不一樣的電影了,但不論如何哪種版本都是某些人的童年。這部電影似乎隱隱約約的貫穿了近年全球電影和藝文意識的轉變,盧貝松在那個時候用這部片帶起了一波很新的電影浪潮,所有觀影者都在等著被挑戰被刺激,像是一個大革命。二十年後的今天,這樣一部電影終於在台灣上映了,這段時間裡幾乎什麼都變了,觀眾的口味、導演的手法、整體觀影的潮流意識,但在眾多的轉變之下二十年前的情感在今天我們看來卻仍然濃烈,是不是不論世代怎麼變,關於人最終要面對的問題都是相同的?

image

我不知道大家對自由潛水的了解有多少?或者簡單一點提問,大家對海的了解有多少呢?《碧海藍天》從自由潛水為主線出發,但整部電影想講的事情卻不僅只於海上(或海下),這關乎了如何愛人與被愛、寬恕與諒解、追求與放手,但如此多複雜的面向好像最後都仍是指向同一個核心-「回歸自我」。我一直相信海洋是我們的母體,是我們最初的源頭,回到海裡也許也是一種自我的回歸,而潛入水下的過程是不是也就是一種尋找自我的過程呢? 

image

主角賈各和恩佐都是自由潛水的好手,他們倚著海洋成長,也被海洋剝奪了許多親密的事物,他們也終其一生賴著海洋為生,好像一切就是繞著海在轉,不論深處是怎麼樣的未知,我相信有時後人們會知道自己是什麼模樣或者該成為什麼模樣,他們就是海的一份子,自始自終都是,這是一種原始的渴求與最自然最純粹的歸屬感吧。 

「我會知道大海要不要我。」 

海對他們來說是回歸,恩佐說要「回」到海洋,而不是「去」海裡,這兩個男人似乎一輩子都沒辦法安定下來,最後你才會知道只是因為他們還沒回去,他們還沒回到他們真正的母體。他們的浪漫很殘忍,你在渴求回歸的時候要如何去愛身邊的人?但那種殘忍的浪漫卻又浪漫的不行,因為你會知道當殘忍的時後才能夠顯示得出這樣的愛有多純粹。 

所以美人魚會來帶走他們。賈客說了,你得把自己置身於深海中,對美人魚展漏你最純淨最真摯的愛,並等他們接受你,那麼美人魚就會願意帶走你了。 

image

正式上映之前就已經看過《碧海藍天》了,對於喜愛海洋的人來說這部可以說是必看片單之一,每次看到賈客潛入到幾乎一片黑暗的深度時便想像自己是如何的在海裡感受自己,每每水下的場景你只能聽得到吐氣時的泡泡聲以及水流動時很輕微很輕微的噗嚕嚕聲,而在海裡的確就是如此,這是少數你能好好感受自身的時刻,此時此地每個人都只需要好好感受自己是如何的被母體擁抱,僅只如此而已。 

 

「潛入水下後才是最痛苦的時候,因為我必須找一個上來的理由,但我通常都找不到。」

 

 

--------------------------------------

 

 

想看我說更多廢話請來這:

https://www.facebook.com/HeartEaterMonster/

 


電影爽度:6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8

Le Grand Bleu The Big Blue 盧貝松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