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以前小時候上床睡覺前,總是喜歡凹爸媽在床邊講故事。但同樣是《西遊記》,從媽媽的口中講出來的版本,和爸爸嘴裡說出來的劇情總是不同。也因此不管小時候聽過多少次《西遊記》,總是要長輩們在睡覺前念一段才能睡得著,也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了解每個人在意的重點以及描述的風格也有所不同。我想,《絕地7騎士》就是這樣的情形。
從黑澤明在1954年執導的《七武士》,再到1960年由約翰斯圖加所翻拍的《豪勇七蛟龍》西部片,描述七個走跳江湖的俠客,如何保護一座受到反派威脅的小村莊。簡單明瞭的故事,在不同人的觀點、編劇著力的重點之下,呈現出不同的味道。而這部由安東尼法奎所執導的《絕地7騎士》,當然也不例外,全片仍不改其黑人硬漢作風,沒有理由只講義氣的兄弟情誼,瀰漫著粗曠又直接的現實感,如同法奎在《亞瑟王》、《獵日風暴》或是《私刑教育》般的表現,雖未達爽快,但仍讓人看得開心。
七位騎士一字排開,頗具氣勢,但電影始終沒有將各個角色有更深入的刻劃,是一貫安東尼法奎的作風
《絕地7騎士》如同《豪勇七蛟龍》,將《七武士》的故事舞台設定在西部拓荒時代,一個正義不彰的邊緣社會。人人面臨生命財產的威脅之際,為了保護家園只能自救尋求外界的支援。七個角色的琢磨便是本片的一大賣點,使本片在選角階段便傳出不少八卦消息,在角色的琢磨上本片下了不少功夫。除了丹佐華盛頓所飾演的主角齊森外,特別加入了由馬努賈西亞所飾演的墨西哥籍牛仔、李秉憲所飾演的亞裔牛仔、以及馬丁山米爾所飾演的莫霍克族戰士,說明美國大熔爐的種族衝突與團結之意圖十分明顯。
就個人而言,安東尼法奎的導戲風格強烈,但執行水準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在其一鳴驚人的《震撼教育》之中,我們看到丹佐華盛頓與伊森霍克兩人間在兩代思想的差異,以及道德價值觀的衝突,劇情產生精彩的火花。而《絕地7騎士》中七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各具特色的角色個性,本有精彩可期的對立衝突與矛盾關係,卻隨著劇情的推進而缺乏深入的琢磨。
電影中的海莉班奈特可說是一大賣點,女性在過去西部片中扮演柔弱角色,在本片中有不一樣的創新詮釋
雖說電影前半部花了非常大的篇幅描述齊森如何招募七人義勇軍,以及由海莉班奈特所飾演的女村民(與其村民朋友們),如何被彼得賽斯嘉所飾演的反派迫害等劇情,確實足以將正反兩方對立的局面交代完整。就齊森出場後的招募過程,本該在各角色的加入理由、個性以及目的有更深入的描述,但可惜過多的對白說明了角色們的內心,缺乏了透過鏡頭語言說故事的細膩感,在影像的經營上缺乏層次,是本作與過去的《七武士》或是《豪勇七蛟龍》作品略遜一籌之處。
而電影進行到後半段,則以七人合力抵抗來襲的反派軍團,在小鎮上展開槍戰的動作戲為重點。雖說透過現代富有變化的鏡位以及空拍機的俯視鏡頭,讓電影畫面更加漂亮,觀眾們的臨場感也相較過去電影技術有不小進步。但成也法奎、敗也法奎,安東尼在最終的大亂鬥戲碼中,刻意安排了兩位印地安戰士的打鬥,或是由伊森霍克所飾演的晚安在大戰前夕離開村莊的小插曲,種種明顯的意圖,嘗試將主線故事有所變化,卻執行的有菱有角,在劇情上被人看破手腳之餘,缺乏圓潤的修飾,十分可惜。正反雙方在小鎮中展開大戰,明顯嗅得出安東尼法奎過去一貫的善惡對立作風。
正如個人在最一開始的描述,一個經典的故事,透過不同人的口吻便有不同的樣貌。安東尼法奎透過自己的方式,描述了一個多元文化、種族特色以及充滿正氣的七人團隊。個人認為綜觀安東尼法奎的導演生涯,他不斷挑戰正義與邪惡對立的題材,透過不同的故事舞台、時間場景以及動作派明星,闡述他心目中那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純真世界。不論是《絕地7騎士》或是過去的電影作品,其風格始終瀰漫著濃厚的兄弟情誼與道德正義的思辨,片中安排的「英雄人物」,總是讓身處在現實社會的我們,帶來一絲心靈上的慰藉與支持。我想,這就是安東尼法奎電影作品的迷人之處—透過平舖直述的簡單故事,用劇中人物的眼睛以及行為,傳達我們人人希望追求的美好社會。
有趣的是,電影最終安排了一場正反雙方首領在教堂中對立的橋段,同時也有一段頗有份量的對白。雙方在劍拔弩張的僵局之下,讓女性角色出場收尾,讓個人感覺正反雙方的對立之下皆為輸家,而最可憐的仍然是那些原本生活在小鎮中的村民。也正因為劇中發怒的丹佐華盛頓,讓人不禁聯想起由東尼史考特所執導的《火線救援》(Man on Fire),也讓我回想起《豪勇七蛟龍》的反派首領,最終倒臥在斷垣殘壁中對主角問到「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試著將道德思辨的答案,拋回給觀眾自己反思。
這讓我也不禁想問,安東尼法奎,為什麼你的《絕地7騎士》會是這個樣貌?每個死亡的角色似乎僅僅為了劇情推送而缺乏張力,主角在最後似乎也失了魂,而本因探討七人為何不濟一切代價保護村莊的理由,似乎也沒有太多解釋,缺乏了《七武士》的故事深度,也缺乏了每位角色個性的張力。而我最想問的是,伊森霍克所飾演的晚安,到底為什麼要離開?到底為什麼要回來?到底他的過去有著甚麼不可告人的傷痛?在槍聲四起的最終大混戰後,腦袋瓜裡浮現一堆問號。導演你的重點到底劃在哪?而你希望觀眾看完電影得到什麼?
晚安你到底為何離去?又為何回來?難道只是因為比利嗎?
整體而言,《絕地7騎士》保有安東尼法奎導演的一貫風格,粗曠且直接、動作場景簡單俐落但故事劇本缺乏張力與深度。若要拿過去黑澤明的《七武士》或是約翰斯圖加的《豪勇七蛟龍》相比,更多元的運鏡以及大場面的動作設計,透過現代化的拍片技術使舊故事有了不一樣的樣貌,但劇情絕對是《絕地7騎士》略遜一籌的最大原因。而《絕地7騎士》的劇情故事正反二元對立,也讓觀眾們不免被當中七位角色的迷人魅力所吸引,對當中描述的正義也是非常直接、單純,沒有過於複雜的旁支故事,或是愛恨交織的矛盾與衝突,故事非常簡單且直觀,是部適合放鬆享受娛樂聲光效果的電影作品。
就一部舊作重拍的觀點切入而言,我們也看見安東尼法奎在除了將舊故事中描述俠客們如何為弱小們伸張正義,同時也加入了不同種族間的合作關係與特色,算是本片中創新的嘗試。但角色們透過安東尼法奎的影像語言,彷彿一位剛毅木訥的說書人,只將角色大致的輪廓有所描繪,在細節刻劃上仍缺乏深度的探討,是個人認為本片需要改進的地方。
【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個人評分:
故事劇情:
經典的故事劇情,在安東尼法奎這位風格強烈的導演口吻之下顯得更為大眾。可惜在角色琢磨上缺乏深入的探討。演員們的表現以及各自詮釋的方式則有不錯的亮點,個人認為是一部適合放鬆享受的娛樂作品。
(7.0 / 10)
影像美學:
《絕地7騎士》在營造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影像空間上,有不錯的獨特風格。塵土飛楊的場景,或是角色們各具特色的造型下,觀眾們有非常強烈的置入感。而透過俯視大規模的鏡位,描繪西部遼闊的環境,七位角色在荒野上奔馳的畫面也令人感動。
(7.0 / 10)
電影配樂:
在今年六月因空難逝世的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是本片幕後作曲的一大功臣。而與霍納一同共同創作的賽門佛蘭格倫,也將霍納完成的作曲呈現在大銀幕上。而《絕地7騎士》的電影配樂雖然沒有獨特或明顯的主旋律讓人印象深刻,但在氣氛營造上確實有非常大的幫助,尤其是最後在劇情外重新響起《豪勇七蛟龍》的經典旋律,讓觀眾們重溫過往,令人感動。
(6.5 / 10)
視覺特效:
《絕地7騎士》在電影最終大混戰的場面上,有不錯的爆破和槍戰場景表現。
(7.0 / 10)
觀眾取向:(不計分)
喜愛西部片題材的觀眾、喜愛安東尼法奎導演的觀眾、喜愛丹佐華盛頓的觀眾、喜愛李秉憲的觀眾、喜愛克里斯普萊特的觀眾、喜愛馬丁山米爾的觀眾、喜愛《七武士》或《豪勇七蛟龍》的觀眾
個人總評:6.9 / 10
電影預告片:
文章內容使用圖片及影像,為電影發行商版權所有,非商業用途
內容版權所有,轉載前請先告知作者
【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ofvision/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6
題材鮮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