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李安的電影,內心壓抑已久的情感,都會有宣洩出來的舒暢。這次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也不例外,在京站威秀觀看完整呈現的影像,離場時甚至處在無法言語的震驚中,也確實看到李安所說的未來:電影不再是場夢,它甚至可以成為眼前的現實。
李安這次採用的拍攝規格,全球僅有五家戲院有辦法完整呈現(京站威秀就是之一),也因此讓許多戲院必須「降規格」處理,其實相當可惜,而這也可能是大家對於這齣電影評價不一的原因,畢竟「降規格」其實相當大程度的影響作品完整性,除了缺少拍戲的初衷,更少了宛如親臨現場的那股震撼力。
所以這110分鐘發生什麼?每秒120幀的世界又是什麼樣子?這一切又是否值得花費800元,我想是大多數人想知道的問題。《比利·林恩》帶來的視覺清晰度讓人難以描述:清楚到不行的橄欖球紋路、球場的空間感、景深的穿透感、戰爭上的臨場感,都是以往技術所不能呈現。這也使得比利身上發生的一切,能直接反饋到觀影者身上,我們成了比利身旁的戰友也成為了他,我們在一生最難過的日子裡成了英雄,更在球場上體會榮耀也同時認清世界的現實。厲害的是,李安一點也沒有喪失自己的韻味,反而正因為是李安,才能將這些情感要素精確的透過120幀的世界傳達出來:Billy Lynn(Joe Alwyn飾)的困惑不安一路上都沒有放掉,讓觀眾甘願的陷在他的情緒中;Kathryn Lynn(Kristen Stewart飾)對弟弟的內疚與家庭衝突更是一絕,也使得Stewart的演技在戲中備受讚譽;最後,則不得不提身為班長的David Dime(Garrett Hedlund飾)的演技,精湛演出軍人內心的壓抑、隱忍與友愛,臉上的嚴肅蓋不掉內心的激情,在戰場上殺敵是,在家鄉對抗充滿敵意的環境更是。
但令人遺憾的,影片中試圖傳達的「現實感」因人而異,也因此成了另一個評價不一的原因:過於逼真。電影仍然不是現實,鏡頭會有聚焦失焦的切換,導演也會有刻意放在背景,呈現給觀眾看的線索。但這一切卻因為太過逼真,使得觀眾難以選擇聚焦的地方,或是不熟悉這類太過清晰的電影,而感覺觀影過程覺得受到干擾(例如:演員的毛細孔);加上語言問題,觀看字幕其實會再一次削弱畫面帶來的衝擊。這兩個問題,使得原本應該帶來臨場感的技術帶來反效果,讓人出戲,無法融入角色的經歷。
個人認為《比利·林恩》還算是個不錯的劇本,雖然老套,甚至也能猜到架構,但逼真的畫面,與演員精湛的演技彌補了故事的缺點,最重要的,這劇本符合李安最初的目的—電影未來。劇本架構裡,幾乎囊括各種電影風格與類型:動作、軍事、愛情、家庭、舞蹈⋯⋯等等,李安完成一部實驗電影的同時,也將所有可能性展示給世人看,讓世人評斷這是否是值得前進的方向。甚至,他貪心的完成這些目的與效果後,劇本的象徵與內涵也沒有減弱,開場與結尾的情緒落差,或是Lynn的心路歷程,依舊讓人感動不已。劇本藉由各個角色的立場,闡述不同身份對於戰爭的看法,真的相當精彩。結尾的自我辯證與成長,則是另一層的高潮互文,和每個人生命經歷相互呼應:我們無時無刻都面對著選擇,也無時無刻對抗著外在強加的價值,但也正因為這些有意無意的「選擇」與無可奈何的「對抗」才成就了「我」是誰。所以,其實不需要眼前的煙火,也不需要他人的評價。回到車內,回到自己的角落,只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沒有遺憾就沒有失落,有的是滿滿的感激與成就。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