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篇文章
所有的階段都是從零開始。
29+1

影評 《異星入境》注定還是選擇,顛覆想像的另類科幻

2017-03-05 21:06:07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相信過命運的存在,我們的人生,到底是注定,還是我們的選擇?

    在討論劇情之前,先來跟大家聊聊«異星入境»的背景。«異星入境»改編自華裔美籍小說家姜峯楠的小說«妳一生的預言»(Story or your life),這次非常難得我覺得台譯片名«異星入境»翻的還蠻有意境的,有忠實的反映出電影中的懸疑感跟外星人不是"入侵"而是"入境"的線索。

    面對"未知"時,我們的情緒不外乎就是不安跟好奇這兩種。在«異星入境»中,面對外星人"未知"的威脅,美國的好奇戰勝了不安,先派出物理學與語言學家來跟外星人進行"第一類接觸"。相對於美國決定進行溫和的"第一類接觸",«異星入境»中其他12個入境點中的中國、俄國、蘇丹的不安戰勝了好奇。這些國家覺得為了守護自己的國民,無論外星人的來意,都應該要先發制人,尤其在外星人透露出"offer weapon"的時候,這些國家更是看到鬼影就開槍,決定和外星人開戰。

    «異星入境»使用了兩條故事線的說故事手法:Dr. Louise Banks和女兒的家庭生活,和Louise及Jeremy Lee Renner飾演的物理學家Ian Donnelly攜手解開外星人來訪之謎的過程。«異星入境»比較特別的是一開始感覺家庭線只是一些跟任務相對應的回憶,但當面對越來越多的回憶,Louise越來越發困惑之後,很成功的製造了一個懸疑,這些是痛苦的回憶?還是根本就不存在?

    謎底直到Louise正式進入太空船後才揭曉,一如"七足類"看待語言的方式,七足類用"非線性"的方式看待語言,也用"非線性"的方法看待時間,什麼是非線性的語言呢?非線性的語言就是將句子的元素隨機組合,一個字一個字串在一起,但是順序不是固定的。外星人認為學會這樣非線性的文字,就能開發人類的潛力,用非線性的方式看待時間,而這時其他入境點人類跟外星人已經一觸即發,於是Louise就用這樣的方式看待時間,透過跳到之後的時間點預知未來,阻止了一場災難。

    接下來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注定與選擇的問題,電影中"七足類"使用的非線性表達是一個很有趣的設計,在我的眼中,外星人掌中噴出的文字就是一些大同小異的"殘缺之圓",但當我們理解了外星人看待時間的方式,當我們能預知未來,那我覺得那個空白就是我們決定要不要做,做了,這些非線性的時間跟概念,才會成為一個圓,成體成形。

我以為這是你生命的起點

我以為這是你生命的終點

但其實你的生命已早就開始

    而這些非線性的時間概念,也是一種時空悖論,我們預知未來而改變現在的話,未來會改變還是依然?我們雖然知道圓的全貌,但我們有把握跳出去嗎?我們可以用非線性看待時間,但時間到底是一種注定(非線性)還是選擇(線性)?假如Louise用了未來的"記憶",卻沒有和Ian在一起生下Hannah,現在會不會改變?用非線性的觀念來看,每個圓上的任何一個點都是起點也是終點,Hannah不存在卻存在,逝去卻沒逝去,像他的名字一樣,一體兩面也都成立。

    Louise在最後也看懂了自己的"回憶",知道自己跟Ian結婚的話,會有幸福,也會有很多痛苦,但她最後還是選擇把握過程,享受過程的幸福,勇敢的面對必須面對的痛苦。這或許是反應時間的必然,但我覺得這段也反應出這位女語言學家的價值觀,因為害怕外星人,我們就要選擇不溝通嗎?因為害怕必然的結果,我們就要逃避過程的幸福嗎?

    Louise的能力也呼應了另一個問題:能預知未來的人,會選擇怎麼做?假如時間是一種注定,那我們更應該好好把握中間的過程。假如時間可以是選擇,我們也必須拿出面對未知,像Louise面對外星人的勇氣,才能跳出這個圓。但會不會選擇也只是在圓上跳動而已?

    與其說«異星入境»是一部科幻片,我覺得更像一部充滿詩意的寓言,片中面對外星人的時候,強權只想把握自己手上的資料,卻沒想過團結。人類永遠抱持悲觀恐懼變數,卻沒想過外星人可能是希望,沒想過"未知"不一定有害。比起理論扎實的«星際效應»,«異星入境»更像是一部反求諸己的科幻片,用外星人的口,告訴人類很多我們知道但不願面對的問題。

    片中降落基地,開往"豆莢"的兩段攝影也非常的壯麗,加上偏暗的色調,略顯淒涼的配樂,平靜中又帶著未知的緊張,是我非常喜歡的鏡頭。

    «異星入境»雖然少了傳統科幻片的大場面,但卻給了我們更多看待外星人,看待時間、宇宙,跟看待我們自己的方式。

部落格原文連結[點我


電影爽度:7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8

艾美·亞當斯 傑瑞米·雷納 丹尼·維勒納夫 異星入境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