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前,先來個警告:因為這部電影涉及的議題跟個人自身議題高度相關,所以我用非常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因此這篇心得不見得對多數人具參考價值。那就開始囉~
先說優點好了:表演。曾志偉的表演太棒了,余文樂也沒有被他壓下去,兩人一場在醫院的對戲無比精彩,不只是情緒奔放地發洩出來而已,包括聲音和臉部表情都具有豐富的層次,完全可以看出兩人對角色下足功夫。這場戲還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讓觀眾能夠切身體會父子間十幾二十年來的恩怨情仇;甚至現在回想起那場戲,還是隱隱約約地覺得哽咽。另外我也很喜歡父子兩人住的公寓場景設定,與其他住戶的價值觀一起襯托出香港地狹人稠、勢力無情的社會氛圍。
再來就要說問題點了。
一、主角
這部電影的主角看似是余文樂飾演的阿東,實則卻是曾志偉飾演的父親黃大海。這麼說當然不是因為曾志偉演得太好,而是根據傳統的戲劇結構,主角是那個「做出決定、改變現狀」的人;而這部戲中唯一做到這件事的人,就只有黃大海了。他因電話中受到次子「阿俊」的刺激,最後決定不將阿東送回精神病院。回到戲劇結構上,一般會將「影響主角做出最後決定」的人視作是配角,然而這齣戲的「配角」卻是一個「從來只在口耳相傳中存在、連露面都未曾有過」的人,這就使得主角做出決定的理由稍嫌薄弱;雖然在本片脈絡中不算太不合理,但依然讓這個決定做得沒有甚麼情緒共鳴,整部片原該動人的高潮也就這樣淡淡帶過。
此外,要以父親為主角完全不是不可以;但問題在於這部電影沒有給阿東任何改變自己的動力和契機。於是,身為觀眾的我們就看到他恰如其分的像個病人一般,陰晴不定、行為古怪;雖然電影對於他和母親的「意外」給了許多脈絡,但那也頂多能讓觀眾對他產生「同情」而非「同理」。電影的尾聲螢幕上打出「精神病患需要被同理、不該遭受汙名」等字樣,但當你今天設計了一個觀眾難以同理的角色時,你又要如何說服大眾去同理這群人?其實不僅是精神病患,所有的弱勢族群需要的都是同理而非同情,但是無限上綱地要求大眾要「有同理心」絕非是一種好的策略;因為我們總需要在一個人身上看到一些什麼美麗、或和自己相似的特質,才有辦法站在他的角度設想,不是嗎?
二、其他配角
公寓其他住戶、甚至阿東的昔日好友 Louis 這些角色只流於刻板印象的刻畫,實在是太可惜了。這些人平日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深度,直到戲的最後他們七嘴八舌的希望父子倆搬走,實在顯得非常膚淺。而實際上精神病患在社會中遇到的眼光也不會只有歧視、也並非只有小孩才能以童稚的心接受病患們;對於這些不同面貌的刻畫這部片都明顯不足。而「余老闆」這個孩子作為一個「唯一能夠無條件接受阿東」的角色,應該也要能夠更豐富才是;但整齣戲他幾乎處於被動的狀態,只有在接近片尾隔牆念故事給阿東聽那裡才真正見到角色的生命力。然而,最後他和阿東在天台被眾人找到那場戲卻是處理得不知所云,完全看不出兩個角色對彼此的生命產生了何種影響,可惜了對這個角色的刻畫。
此外,我個人認為最糟糕的設定大概就是父親去參加的那個「精神疾病家屬互助團體」了吧。我原以為父親去參加團體會讓他對疾病有更多的認識,進而改變他對阿東的態度,沒想到他回家後竟要阿東「你想些快樂的事情」。說到底,若不是最後父親改變了想法 (而且改變的原因還很薄弱),這部電影中又曾有任何人試圖以「同理」的角度接近過阿東嗎?倘若沒有,那麼希望觀眾去做到,更無異於緣木求魚。回到那個「互助團體」;看到最後我才了解,原來那是個讓父親得以「說出自己的決定」的功能性設定。如果是這樣,其實沒必要有這個「互助團體」,讓父親在最後被迫遷時說出來不就好了,這個設定實在多此一舉。
說了那麼多,最後再提一個優點吧。我非常喜歡阿東爆吃巧克力後被帶到精神科那場戲。精神科醫生例行公事般的問話 (超諷刺又真實)、父親既擔心又困惑,想說什麼又不知道可以說什麼的困窘,以及什麼都不願回答,唯有在被問到「是否有自殺的想法」時堅定地回答「沒有」的阿東。對我來說,這是他整部電影中並非被他的「病」所限制,而是確確實實地表現出他自己的「意志」的橋段。為了不再失去自由,即使心靈被困在黑暗的深淵,他仍勉強找出力氣來回答「沒有」。如果說要找個理由去同理他,這大概就會是我的理由;然而我想未有類似經驗的一般觀眾應該很難對這點感同身受。
身為一個與疾病共處十餘載的人,我感謝有人願意拍這樣的電影,但卻仍希望這些電影可以更好、更深入一點,讓那個像我這樣的人不需再被歧視的一天更近一點。
個人評分:6 (達到水準)
註:本篇文章所使用之圖片及引述之文字及影片分屬原著作人所有,絕無侵權意圖。
筆者粉絲頁:來這裡幫我點個讚。
原文發表於殘酷的美好一天網誌
故事劇情:4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