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篇文章

影評 《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百轉千迴的意識之旅

2017-09-23 20:49:15


 

去年被 BBC 評選為本世紀最佳電影的《穆荷蘭大道》,為導演大衛林區 David Lynch 在 2001 年的作品。在表面上,它是一部以女性視角為出發點的心裡驚悚與犯罪懸疑片,前半部慢慢引領觀眾抽絲剝繭,試圖破解重重謎團。然而,後半段出其不意的轉折,使觀者被無情地捲入更深層的超現實主義中,直到片尾都還餘悸猶存。
 
導演不管是在劇情的處理,或是戲外的訪談中,自始至終都拒絕透露任何關於劇情的解釋。這也更加深了此部片的神秘感,使影迷、影評等,無不陷入焦躁的狂熱之中,每個人都試圖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這是觀看本部片最懊惱、令人氣餒之處,卻也是這部片最迷人的地方。經過將近二十年,此片仍如此令人津津樂道,正是因為他的多重解法和爭議性質。宛若一面鏡子、一個羅夏克墨漬心理測驗,它映襯出每個觀者內心的情感與認知氣質,是一部「參與性」極高的另類作品。
 
在劇中,敘述者娜歐蜜華茲 Naomi Watts 與蘿拉哈琳 Laura Harring 所飾演的兩位女角的離奇相遇和身份解密之旅。由一場在好萊塢近郊山區上「穆荷蘭大道」的交通意外拉起序幕,帶到兩人的邂逅與日漸增溫的情感。過程中,導演一貫使用大量後經典黑色電影(neo-noir)的拍攝手法,例如幽暗的光影畫面、低角度近距離的凝視特寫、大量的煙霧和糜爛色彩營造出一種令人喘不過氣的壓迫感。在聲音設計上,空靈迴盪的電子配樂以及不時的白噪音環境音效,也有助於這種如(惡)夢似幻(覺)的氣氛堆疊。敘事持續分岔,帶出一些看似不相關(最後也不確定有沒有意義)的角色或情節,時間軸的處理也漸漸脫序,讓人逐漸意識到案情的不單純。直到第三幕,我們徹底浸身在林區的異想世界中,各種虛實交叉、光怪陸離,卻又情感灼烈;宛如觀看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內心世界。
 
最終的觀影經驗,並非算是令人感到圓滿的( rewarding ),因為實在是滿腦的疑問。有些導演就算故意拍得讓人摸不著頭緒,但最終還是會提供一個解套的說詞;但林區的作品不是,他有點任性地,把作品拋出來就任人自行聯想,算是給足了自由,卻也有點不負責任。然而,若是知道《穆荷蘭大道》曾經是林區為了一部連續劇而寫的首集輾轉改編而成,那對於諸多未收的線、未解的惑,可能也就有了原因。畢竟原本這個故事只是一個大敘述的一小段引子,只是鋪陳,還有許多未開發的部分也是合理的。轉念而想,林區既然有自信將它獨立出來自成一體,自然也有他的原因。
 
再說,我們都太習慣電影必須要有一致的敘事和具體的走向,反而被約定成俗的這些框架給綁架。林區以他擅長的超現實、魔幻寫實手法,帶給我們觀影上的衝擊,撼動我們對電影敘事的邏輯前提。而這儼然也是觀看此部片的最大「樂趣」之一。在歐洲電影圈這種超現實主義、自我表現主義濃厚的作品其實一直以來都不曾缺乏,法國的《花都魅影》Holy Motors 和今年坎城影展的《溫柔女子》 A Gentle Creature,都是類似讓人「頭痛」的片。然而,這些作品雖然在理智上無法說服我們,但透過其高度藝術化的獨特風格中所傳遞出來的原始情感,往往反而更加濃厚動人。特別是這部片中飾演一名演員的娜歐蜜華茲,情感充沛而多變,也使他後來的星路大展,陸續接演了《金剛》與《浩劫奇蹟》等重要作品。
 
現最回頭去看近二十年前大衛林區的作品,可以理解他的不朽之處。就像劇中台詞一樣:「所有的事物都是幻覺」,但當虛實、時空都遁入混沌,情感還是無比地真實。
 
(本文原刊載於臉書專頁【丹眼看電影】)


電影爽度:5
故事劇情:4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7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