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星夜之謎》 Loving Vincent (2017)
知名的後期印象派畫家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短暫的人生中飽受精神疾患困擾。在南法亞爾(Arles)的精神病院接受療養後,經同期畫家畢沙羅(Pissarro)介紹,搬到了巴黎附近的鄉村小鎮—瓦茲河畔歐韋(Auvers-sur-Oise),接受嘉舍醫師(Paul Gachet)的治療。然而,在此不到一年的時間,梵谷便舉槍自盡,結束了短暫而絢爛的 37 年歲月。
然而,對於他的死法,至今仍是個謎。在他死前幾週,他還在書信中表明自己身心健康。且若是舉槍自盡,為何是槍擊腹部,且在垂死病塌上他還必須一再強調是他自己選擇自殺,毋須責怪奇他人?這種種的迷團,也使這位備受後代景仰的畫家,蒙上一層神秘色彩的面紗。而《梵谷:星夜之謎》便是以這樣的角度作為切入點,試圖透過他生前的書信、作畫對象等,拼湊出一幅完整的圖畫。
更精確地來說,應該是六萬五千幅油畫才對。這個英國波蘭的聯合製作,找來了一百多名油畫畫家,臨摹梵谷真跡並根據演員繪製出貨真價實的六萬多幅油畫,再以停格動畫的方式拍攝,製成每秒 12 禎油畫畫面的長片動畫。這前後的製作期共費時了六年多的時間,足見工程之浩大。而結果也毫不令人失望:從拉開序幕的《星夜》,到結尾的《自畫像》(1889),佈滿大銀幕的油彩筆觸,就如想像中的那樣迷人醉心。在顏料的閃爍與顫抖之中,梵谷生前接觸的人們,以印象派獨特的大膽筆觸重獲新生。深夜街燈的光暈、窗外急驟的雨水、金黃茂密的麥田,更是充滿了躍動的生命力。就這樣沈浸在一個多小時、猶如虛擬實境的梵谷世界中,真的令人陶醉,是前所未有的美感體驗。
在這樣的畫布上,其實劇情已經區居為背景,不是那麼重要了。但編劇還是以盡可能有趣的方式,引領觀眾一步步認識這些依稀熟悉的角色與場景。故事設定在梵谷去世後的一年,梵谷的昔日好友(同時也是作畫對象)老郵差約瑟夫(Joseph Roulin),在梵谷的遺物中發現了一封給他胞兄西奧(Theo van Gogh)的信。約瑟夫便差遣兒子阿爾曼(Armand Roulin)替他北上交遞這封未寄出的信給西奧。未料,到了瓦茲河畔歐韋才發現西奧前不久也因病過世了,阿爾曼決定將此封信轉交給生前照料梵谷的嘉舍醫師。在這個旅途當中,阿爾曼逐漸透過當地的居民口中,認識了梵谷是怎麼樣的人,也開始拼湊出梵谷最後幾日所發生的事。隨著各人的論調兜不攏、疑竇越發擴大,阿爾曼扮演起小小的私家偵探,試圖釐清梵谷臨終的心境和真相。這段田野訪談雖然是虛構的,但也巧妙地以阿爾曼作為觀眾視角的代言人,穿針引線般,逐漸揭露梵谷的各種面向。
而若以推理劇的標準來看,本片的劇情稍嫌薄弱;主角的強烈動機,以及結尾的真相,都未清楚交代。角色們並沒有太深刻的表現,也許是因為演員們被厚厚的顏料給「改造」後,表演的穿透力被削弱了。而每每遇到新角色,就會啟動「黑頁」回憶模式,這樣有點公式化的呈現,久了也會有些欲振無力。整體格局並沒有做大,也許因為塞了太多配角而使劇情難以深度發展,反而比較像是平鋪直述的教育紀錄片,看到後來會有點逛美術館後的疲憊感。
然而,每當這樣的念頭萌起,就會提醒自己這種視覺疲勞其實是一種「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的奢侈感。當《隆河上的星夜》、《向日葵》、《麥田群鴉》、《夜晚露天咖啡座》一幅幅無縫接軌地輪番呈現眼前,不得不被這群創作家的心志所感動。而從梵谷到這些幕後畫家們,藝術的渲染力也從十九世紀一直穿越至今。儘管型式大過劇情,但這部片確實描繪出一個更加人性化、豐富而立體的梵谷肖像。一切未說盡的,都蘊含在那一禎禎圖畫的粗筆勾勒中,正體現了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一幅圖勝過千言萬語)這句話。 Clint Mansell 所譜寫以木琴和弦樂為主的配樂,細碎聲響讓人聯想到《模仿遊戲》主題,有時稍微喧賓奪主了一點。不過片尾曲恰當地選用了 “Vincent” 一曲(由歌手 Lianne La Havas 翻唱的版本),幽然地完結這趟美麗的感官之旅。
Starry, starry night /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 But I could've told you Vincent /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本片同步刊登於【丹眼看電影】臉書專頁)
電影爽度:6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5
題材鮮度:8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5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