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給了導演兩個眼睛,一個看著鏡頭,另一個則時時留意身邊發生的事。」-安德烈華依達
《殘影》是2016波蘭電影導演華依達於近高齡90歲拍的最後一部作品,描述波蘭前衛畫家、藝術理論家史特斯明史奇(Władysław Strzemiński)的晚年境遇。華依達的電影曾榮獲三大影展諸多獎項及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電影主題常關注波蘭歷史、政治與人文。《殘影》由與他有合作過、曾榮獲波蘭影展四屆影帝的Boguslaw Linda 主演。
影片敘述二次大戰後波蘭極權共產主義興起,襲捲全國每個角落,也滲入藝術學院教育與藝術創作。極受學生歡迎的殘疾藝術教授史特斯明史奇面對極權選擇捍衛藝術自由,卻被經濟箝制至生存困難。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會如何抉擇?
整體來說《殘影》用極細膩的古典主義美學來呈現歷史上的寫實事件,內在卻是由極大熱情緩緩帶出藝術家面對藝術信仰不屈不撓的精神與面對現實的挫敗。年輕時也曾就讀藝術學院的華依達,對於色彩非常講究,他曾說「電影令人震撼的地方主要靠演員的演技及電影的色彩。」這點可從各種畫面上的細緻安排帶來強烈感受,無論是攝影、燈光、美術、造型的細節都精心講究,彩度低調沈穩,融合起來卻非常自然協調,幾乎每顆鏡頭都很像賞心悅目的劇照。各種細微變化也隨著主角心境或角色關係發展,融合劇情。鏡頭設計構圖優美,鏡頭運動平緩不易察覺。
片中最突出的色彩除了形式主義的畫作有使用原色、共產主義的大正紅(在片頭有非常精彩的色彩侵略手法),還有教授女兒的紅外套,和崇拜教授的女學生漢娜的土黃色及膝裙,其他大多是冷色調或是中性顏色。這兩位也是和教授牽連最深、真心關懷教授的人。而對於前妻則用藍花來比喻內心深處仍珍愛卻已分崩離析的情感。東正教聖像的出現與消失,也顯示出與前妻的信仰隔閡。身為反抗共產極權的教授,看到女兒身在被洗腦的環境中應該內心有許多掙扎,這也可能是一種紅色意涵。而咖啡也成為與舊時代的聯繫,成為難得僅存的自由。
看華依達的片覺得選角都好自然,都像生活中會真正出現的人,而非俊男美女居多、配角有點滑稽的主流電影,每個人臉上的皺紋肌理都呈現出生命痕跡,演技也都很自然。男主角和飾演教授女兒的小演員演技精湛,情感自然動人,噯曖內含光,劇情搭配演技讓人感動。真正容易觸動觀眾的往往不是因為劇中角色痛哭,而是生活裡一再重複的細節,一旦失去之後,對比突顯出的感傷。重複的次數越多,失落的力道越強。或是生活中出乎意料的善意、不明說甚至犧牲自己的利他舉動用意。
片中探討最多的就是藝術本質與自由,藝術的本質是創新、反映現實、由內心真實出發。但當自由與極權主義碰撞,排山倒海的威脅逼近,一個人價值觀的優先順序就會顯現出來。生存、家庭責任、藝術價值、愛情……,選擇其中一樣必定犧牲掉其它,能真正守護自己信仰的應該屬毛麟鳳角,而許多藝術家最重視的反而是作品以及是否能傳承。除此之外教授對於觀看世界及藝術的方式也有許多精彩的見解,學生也冒著自身危險儘可能希望將其藝術理論著成《視覺理論》成冊,流傳後世。一個人在危機時刻做出的決定,才真正顯示出他是誰。
片名為殘影,指的是當觀看一項事物過久後,移開視線,會出現與觀看事物顏色相反的殘留視覺。其實感覺教授雖然心中充滿對藝術本質的捍衛,看待事物卻是相當大器與淡然,面對艱困的處境也會一笑置之。他說一切不過是歷史的陣風,殘影也可能指的是物極必反、改朝換代後的惱人旋風,雖說是短暫的,但人的生命在時代中總是顯得更加短促而渺小,撐得過去,我幸,撐不過去,我命。片中出現的猶太女生,似乎是教授現實中教過的、待過納粹集中營的女學生。也和極權主義作呼應,無論極左極右,只要忘記人性,都是一種駭人偏頗。有如小說《德語課》中對藝術創作壓迫的窒息感,在哪都相同。
覺得這部片此時上映也頗具意義,雖然我們的時代不像教授的時代如此被箝制,但仍有很多政治、文化上的壓迫與限制,如何去選擇,用什麼觀點去看待,也呈現出每個個體重視的價值觀不同。追求內在與外在真實、對現實提出批判、深入分析、獨立思考與關懷人性,都是每個時代真正藝術家的共通點,就像華依達用電影對現實提出的叩問。這是一部由各種縝密細節焠鍊出的有關藝術與情感的感人時代電影,而其殘影也將在觀眾內心不斷激盪。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7
To Vera Chang:
您好,可以
您好,不好意思打擾了,
我是《殘影》的發行商-佳映娛樂的Vera。
謝謝您專文推薦《殘影》,3/23(五)《殘影》也將我們自營的VOD平台【想映電影院】上架,
不知道是否方便引用您的影評,露出在我們的影評專區〔電影隨想〕中呢?
露出形式請您參考:https://www.jointmovies.com/articles
我們也會設連結帶回至原文。
再請您回覆是否方便,謝謝!
V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