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實在不能算影評。)
感謝香港的影評人陳銳的意見,否則基於某些理由我是不會看這片的。理由最後說明。這整篇文並不是在回應陳銳,只是基於他簡短但精采的意見,所以我才會想要寫這篇文。
關於信仰......絕大多數的人對於信仰(特別是基督教)的意義與內容,認知都僅止於一種很狹隘的形式,也就是「天主教」的版本。告訴大家天主教跟所謂的基督教新教之間的差異並不僅僅是「神父與牧師」,或「禮拜日聚會氣氛差很多」,.....甚至講的再多再詳細,轉過頭去......大家都會以為「基督徒就是一群仇視同性戀、歧視女人、堅持認為進化論是錯的。」或是「神父就是戀童癖、教廷包庇他們。」甚至是大家對基督教的認知中最不拘泥於形式的一句話──「人類以耶和華之名殺的人比誰都多!」。
但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搞不清楚「信仰」到底是什麼。
凡是不能以理性法則或理性經驗去歸納分析作結的事情,都應該可以歸納在信仰的範疇。
例如: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外星人存在,而外星人一直用超感應電波的方式向人類傳送各種破碎變段的科學知識或工藝技術(機械設計),人類不再需要研究任何東西,只要用冥想去接收這些電波即可........如果我們活在這樣的世界中,請問因此而獲得的科學知識或工藝技術會因此而形成科學嗎?
如果搞懂我這個比喻想要表達的東西,那另一個結論就很簡單:所有對宗教發出的嘲諷或質疑(反思)都符合理性嗎?
所謂的十二門徒並不是指「他們在眾多基督耶穌的信仰者中特別高貴」,會這樣想的人沒讀過聖經,「因為在你們眾人中最小的,這人才是最大的。(路加福音第九章)」
如果告訴各位「也許」耶穌會選這十二個人,並不是因為他們最優秀,反而是因為他們最粗壯最耐操,所以可以行走四方傳教,而且在(多年以後的)關鍵時刻也最敢欣然受死? 反正男人整天因為莫名其妙的理由死去,哪差這十二個人?
相較之下,女人就嬌貴多了,傳教這種多年以後會被羅馬帝國視為大逆不道、動不動就要被砍頭、倒掛在十字架上腰斬、被丟到乾鍋中烤死的事情,怎麼可以找女人來做呢?
瞧......十二門徒之中沒有女人,是可以用理性技巧去推論解釋的!但請問那些拿這個做文章的人有多少個這樣做過?
大家不知道當時的羅馬人很流行雞姦奴隸(或權力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所以保羅要大家不要學,就好像百年前神要先知叮嚀猶太人:不可以欺凌自己的女奴隸。只是這次是要男人別欺凌男人(也要男人別踐踏自己的尊嚴去討好別人)。
大家也沒想過十二門徒中,有人連在新約聖經中都沒有開口講過話,但抹大拉的瑪利亞卻是「人信心的極限」之見證。
「十二門徒」只是個神祕學的儀式標籤,但不管是這個數字、成員構成、甚至是這個象徵,價值都遠不如「抹大拉的瑪利亞」。
所以,到底誰才是真正不理性的人?
或是,大家對信仰的質疑與反感,來源到底是什麼?因為信仰不理性?還是單純的遷怒、把個人的經驗給無限上綱集體化?因為被信仰虔誠的長輩教訓過,就認為不是因為這個長輩性格有問題、也不是自己品格行為有差錯,而是因為信仰!
對,有神父雞姦小男生,但虐待學生的老師又何嘗少過?如果給老師同等的權利、影響力、和形象,然後可以來看看要發生多少不當管教、甚至性侵事件發生,這個社會才會開始高舉招牌憤怒的說「教育制度邪惡」?
我們應該等不到這天。因為早已經有理性的思辨去帶出一個明確的結論:老師也是人,他們身為人犯的錯並不等同於教育體系的本意。
那為什麼.......大家總愛搬出十字軍東征或女巫狩獵,甚至千百年前猶太建國時要跟周邊的食人族征戰的故事呢?
這本身就是種不理性。
所以.......就這樣接受「其實聖經現有的形式中對抹大拉的瑪利亞所下的註解其實就是為她最崇高的頌讚 」又有何不可?如果硬要去認為「她也是個使徒」.......這豈不是拿自己反對的石頭砸自己?
對了。關於標題........
耶穌一死,門徒立刻鳥獸散。原因當然是因為他們都還「年輕」,甚至即使是猶大也不能算是背叛耶穌,因為聖經中有章節清清楚楚地暗示著「他也被自己的族長給欺騙了」,──這十二個人各有自己要背負的重擔,沒有耶穌親自在面前帶領,這些重擔很快就會吃掉他們對信仰的信心。但信心有時候不能對抗重擔,很多時候需要的是磨練。
所以,也許抹大拉的瑪利亞不是因為她跟耶穌之間有什麼特別的連結所以對耶穌有這麼強大的信心與依賴,就只是因為「她經歷過這樣的磨練」。
但,這推測的理性就少,信心就多了。
為什麼我不看這片?
因為這片並沒有信仰,只有時代的政治正確信徒為了尋找發聲的題材好突顯自己對政治正確本身的信心堅定和狂熱。
即便是把耶穌當成凡人或偉大的哲學家來看,這部電影都不合格。它存在的目的跟電影【銘謝吸菸Thank you for smoking】中的反菸議員認為把香菸從經典電影畫面中移除是在「改善歷史」、而不是「扭曲歷史」一樣。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5
演技表現:5
題材鮮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