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香港導演譚家明於1980年完成的《名劍》,其中兩位重要角色的名字,其實就暗藏於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這首名作《青玉案》中。而這部近四十年前的武俠片,當年也曾被影評人譽為「武俠詩」。
高雄電影圖書館今年初與「逗點文創」合作,出了一本華語武俠電影論述《與電影過招》,也在這幾天的清明連假配合推出了「華語武俠影展」,在精選的六部片單中,最吸引我目光的,不是武俠大師張徹、胡金銓的經典,或是李安的名作《臥虎藏龍》,而是這一部《名劍》。
很多影迷對喜愛的電影會二刷、三刷,一看再看,《名劍》光是在台灣上映的1981-1982年間,我就在大銀幕看了五次,這還不包括後來看錄影帶的次數。在我心目中,這部電影絕對可以進入武俠片前五名的榜單。
譚家明,是19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健將之一,與至今仍活躍與影壇的許鞍華、徐克被相提並論。今天很多年輕觀眾可能已經不認識譚家明,但其實還不太古早之前的第43屆金馬獎,他所執導的《父子》曾拿下最佳影片。更早之前,王家衛的《阿飛正傳》、《東邪西毒》,剪接也都出自譚家明的手筆。甚至傳聞《阿飛正傳》的經典結尾,也是來自譚家明的點子。
譚家明曾在電視圈練劍多年,《名劍》是他的第一部電影長片,主角是當年因為主演《楚留香》而紅極一時的鄭少秋,搭檔演出的徐少強、田豐、劉紹銘也都是一時之選。
《名劍》的故事其實相當簡單,年輕劍客李驀然為了追求天下第一的聲名,花了十年工夫苦練劍藝,重回江湖後苦尋名滿天下的高手花千樹想一決高下。過程中巧遇當年的青梅竹馬言小語,如今卻已經嫁做人婦,她的先生連環也是武林中人,生性陰狠毒辣,追求的卻是江湖失傳已久的名劍--齊物劍。
李驀然因為結識了花千樹的女兒盈之,因緣際會地得到了齊物劍。連環為了除掉太太的舊情人,也得到垂涎已久的寶劍,用盡一切手段試圖擊殺李驀然與他生命中所在乎的人,最後兩位各有執迷的劍客終須決一死戰。
《名劍》的故事雖然看似老套,但譚家明在電影語言上卻大膽地斷裂傳統,在攝影、剪輯、美術,和角色設計上都進行創新的實驗。片中最常出現的是視覺或聲音的動靜之間,造成的張力或斷裂感。譬如片頭段落之後第一個鏡頭,白鴿老人的一個突如其來的噴嚏,馬上打斷了主題曲醞釀的情緒;或是李驀然與舊情人言小語正深情款款地敘舊,沈默殺手鐵衣突然破窗而入;最驚嚇觀眾的是言小語與丈夫連環看似平靜的對話中,連環突然自畫面外出手重摑小語一巴掌。這些鏡頭調度都經常讓觀眾無法安穩地沈浸在劇情中。
武打場面當然也是《名劍》最大的看點之一,動作設計出自於日後港片重量級武術指導兼導演程小東(《倩女幽魂》、《東方不敗》、《笑傲江湖》、《英雄》、《投名狀》······,族繁不及備載。)再加上譚家明細緻的鏡位、剪輯、人物走位、空間/道具運用,調理出華麗充滿韻律感的動作宴饗,用「前無古人」來形容完全不誇張。
《名劍》的武戲見長於短鏡頭快速的剪接,文戲則是數次出現長達三、四分鐘的推軌長拍鏡頭,除了情緒一氣呵成之外,也用角色走位及畫內畫外的關係位置呈現其內心情緒。
場景設計也擺脫了七零年代邵氏武俠片華麗至虛假的美術風格,改以簡潔的陳設與線條,但另一方面,又在人物的服裝、場景的色調上大膽運用對比性強的原色如黑、白、藍、紅、黃等,在古裝情調之中充滿了現代感。
前述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另二位名導徐克與許鞍華,在創作初期也曾各自嘗試武俠片,分別是《蝶變》與《書劍恩仇錄》,但《名劍》可以說是最具企圖心,完成度也最高的。
「華語武俠影展」的場次極少,大家可能仍無緣一見《名劍》的丰采,但「愛奇藝」及「騰訊」應該看得到,或者就先看看官方預告片解解饞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qUuYvQLYk&t=2s
然後我發現預告片結尾有一句宣傳詞是:「嘉禾公司以荷李活手法處理的第一部電影」,這句話當年應該讓青年譚家明頭皮發麻吧,它可是一點都不好來塢啊啊啊。不過話說回來,李驀然高塔營救花盈之那一幕還真的處理得很有動作大片的味道。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