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一部即使自己再怎麼喜歡,也不會逢人推薦的電影。在觀影前看了一些評分網站,充斥著各種噓聲及負評。但想起臭軒曾經跟我說過,他在網路上看過一個影評人寫下:「在觀看任何一部電影前,他不會去看預告,更不會去看影評討論,以最空白最保有想像力的心去觀看電影,才能真正體會到電影的核心價值。」想到這句話,以及不想因為一些評論而有錯過一部好電影的可能性,我依舊掏出錢,走進戲院觀賞母親這部電影。
諷刺的是,即使我給這部電影很高分的評價,觀影的過程中我是夾雜著痛苦難過悲傷憤怒等等這種難以言喻的心情看完,所以這部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都能喜歡的,而且這也應該是史上第一部可以讓我感受到最最最深層的痛苦的電影。甚至是結束過後的好幾天,這部片的後勁遲遲不散,依舊迴繞在我的腦海與心理。我覺得這真的要歸功導演Darren Aronofsky的功力,從Requiem for a Dream到Black Swan,每一部都是讓觀眾覺得窒息痛苦,但卻又回味無窮的電影。而在Mother這部電影中又更大膽的嘗試很多禁忌性的暗喻與諷刺,並且以非常特殊的拍片手法完成這部經典電影。
由於導演很擅長拍攝女性第一視角的電影,但過度的第一視角運鏡,使畫面變得沒那麼自然,甚至前半段鋪陳的片段也一直圍繞著女主角轉轉轉,看了很暈很不舒服。知道導演希望能夠讓觀眾更能貼近女主角的視野跟心境,但我仍然覺得這部片的運鏡有待加強。這部片雖然沒有很壯麗的畫面與特別厲害的音效,但畫面的呈現與場景的布置與細節的改變依舊很傑出。隨著劇情的變換,光線與顏色的調配很自然很純熟,一樣值得讚賞。
————————警告防雷線————————
(下面的言論可能會改變你看電影的角度,請三思再觀看)
看到電影的三分之一時大概就知道電影是從哪邊取材,還有電影的大概意義(因為真的編構的太好了)。首先,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幫任何人取名字,我想就是保留給觀眾最大自由的想像空間吧。男主角在官方的名稱就是Him,代表的是上帝,作為舊約聖經創世紀中的創世者,在裡面的行為與動作也都與聖經裡面符合。女主角Mother代表的是大地之母,努力的打造著他們的房子,也就是伊甸園,她親手打造了這個樂園,賦予萬物生存的空間。並且也代表了人類未接觸到罪前的純真與善,也是心靈的最後一塊淨土。接著是闖進家裡的陌生醫生男子,當初我一直在思考這個腳色代表的是什麼,直到看到他裸著身在吐時,背上脊椎的痕跡,我才真的確定這個腳色代表的是Adam,接著出現的訪客的老婆,很明顯的也就是Eva。當這兩個人把男主角最心愛的寶石給砸碎,使得男主角大怒這個舉動,代表Adam和Eva偷嚐善惡樹之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園,代表著人類的墮落,也代表罪的形成。電影從這邊開始,罪的誕生讓一切都一發不可收拾。從夫妻的大小兒子出現,打架並殺死自己的兄弟,這段也跟創世紀第四章Cain殺死Abel的故事如出一轍。
在男主角返家後,故事的風格與色調也漸漸在改變,隔天清早,女主角就像馬利亞般被聖靈感召的,認定自己懷孕,也就是耶穌的降世,在此也是新約聖經的開始。男主角也因為女主角懷孕,而寫出了新作品,成為了廣大民眾的福音,越來越多人的崇拜與狂熱,蜂擁進房子裡。成批如邪教的民眾將上帝視為最崇高的領導,卻也開始肆意的破壞,不在乎後果的毀滅上帝創造的世界。在一陣混亂中,小男嬰也誕生了,此時萬物屏息以待,似乎都在期待著耶穌的降臨。接下來是整部片讓我感到最痛苦也是最痛心的片段,不知羞恥的人類將男嬰奪去,並且祭祀分食,變態的舉動與噁心至極的行為讓人心痛又反胃。這也訴說著耶穌的死是必然,並且也鋪陳著電影最後的毀滅。得知自己小孩被分食的女主角崩潰至極,憤而將整棟房子付之一炬。在電影前面,因為人類而讓水管破裂,象徵著上帝以洪水淹沒世界,而在電影最後,也有如聖經裡面,上帝預言第二次會以火焰吞沒世界。所有東西都變成了一片死寂,男主教抱著全身焦黑的女主角,問到’’ Your love. Is still there, isn't it?’’ 即使女主角經歷過這些,依然深愛著男主角,並且交付她的心臟,上帝也重新打造房子,使它煥然一新,代表著新的開始,與片頭一樣的畫面,前後呼應的相當巧妙,最後的最後再留給觀眾一個回味無窮的結尾,成為一個故事的結束,卻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不得不說這部片非常吃演技,也還好這部劇的每個演員都有足夠的實力去撐起整部電影,絕對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即使觀戲過程很痛苦很難受,也不滅它的魅力所在。而且我也承認,要不是讀了英文系讀了文本,我也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很難看的爛片。但在有足夠的背景知識下,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一件事情,可以發現更多的美好與價值。我知道或許打了這麼多不能帶給別人什麼,但可以給我自己一個交代,一個不浪費一部戲價值的反思與回饋。也能在分析劇情與腳色解讀上面有更深厚的技巧,慢慢邁向一個專業電影人的路途❤️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