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idiot」這個是貫穿整部片的軸心,
其實一開始在片中聽到這一句時,試著去解讀這句話的意義,
但看完整部片後,
倒覺得這句話比較像是心中最後一塊淨土,
屬於不受道德禮教規範的小天地。
影片一開頭的Karen就是一直以一個旁觀者角度,
一如我們觀眾的視角,看著這兩個男性白癡在一個女性帶領下,
在餐廳破壞氣氛、到各說搗蛋,
而從Karen說她負擔不起沙拉來看,這裡可能屬於高級餐廳,
於是氣氛破壞上帶來的衝擊、對比就更加明顯,
在劇中這種設計好的對比一直出現。
兩個男白癡與帶著他們的女生Susan上了計程車,
其中一位男白癡Stoffer 抓著Karen這個路人甲不放,
看似合理的劇情─白癡作很多不合常規的事反而合理,
但回頭來看這段,或許Stoffer 看出Karen成為Idiot的「潛力」;
在整部片中,Karen幾乎都像是一隻受驚的鳥兒,
總是惶恐地看著周圍的人們;
而Karen這個新外來者也發揮旁觀者的功能,
直言不諱地點出這群Idiot利用他人的愛心來牟利,
或達到捉弄他人的目的,根本是在玩弄別人。
在這些片段中穿插著訪談,
彷彿是是後掀起軒然大波後接受媒體個別採訪般,
以事後的觀點來看自己當時的動機、別人的動機、這個Idiot團背後的意義等問題。
這也是很有趣的一點,每個人加入的動機不盡相同,
但想要一塊屬於不受世俗綁架的空間,卻是一致的,
至於他們為什麼對這個社會這麼反感?
我對這個社會不了解,
只能試圖透過影片中的「正常人」如何相處,
以及Karen在片尾回家後眾人的反應,來窺見一二。
整部片穿插訪談,
會讓人有在Idiot建立的空間與現實間來回穿梭的感覺,
但這樣的方式似乎蠻常見的,
例如電影征服情海中,在McGuire在影片開始沒多久、
一場為他舉辦的Party中播放眾女性對他的觀點,
一種真心話呈現的型態,也如同本片中的訪談般,
觀眾們試圖從他們的回答找出真正動機的蛛絲馬跡。
第二個騙人場景發生在參觀工廠,
這場戲雖然存在的必要性不是那麼大,
或許這是導演的用心,讓我們對這個「環境」─
一群Idiots組成的「愛心詐騙集團」先熟悉一下,
或許也為了點出Idiot不只是想要騙錢,
捉弄人也是他們的目的之一。
Idiots甚至還會在夜裡檢討誰沒有認真演白癡,
看似不可思議的「自我要求」,
還有在前述所說的訪談之一有點到Idiots們需要團結,
回過頭來想想,如果不這麼作,或許隨時可能被拆穿;
這場戲也點出另一件事:即使是Idiot團也還是有階級存在,
團長就是Stoffer ,此時穿插進了訪談,
彼此在爭論著扮Idiot究竟是誰的點子,
主持人表示他已經聽到17種版本;
但這些版本中維持著一個事實就是Stoffer 是動手「實作」的那個人。
這群看似雜牌軍,能擁有這樣的「團結度」相當驚人,
當然後面隨著幾位Idiot的動機、個性一一揭露,
故事似乎也越來越合理了。
這段檢討也與下一段Catherine回鍋當Idiot受到質疑的場景結合:
Catherine回到Idiots中的第一件事是找Axel ─ 一名有婦之夫的團員,
兩人時不時的私下爭吵,
當然會引起「團長」Stoffer 質疑:
Catherine並不是真的想當Idiot或逃離令人窒息的社會,
而是來找Axel復合的,
這種「不務正業」的態度會讓「團隊」產生裂痕,
所以Stoffer 質問Catherine,
她也堅稱自己是來當Idiot的,才得以留在這個團體中。
或許這樣的「團結度」更能解釋這群Idiots能持續行騙這麼久的原因。
而接下來森林中這場戲,比較像是點出:
即使「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idiot」並不足夠,
這片淨土必須有同伴才能夠顯現、維持;
這場「Idiot的內心戲」我是覺得給的太早了,
觀眾們都還不太認識Idiots,所以都還搞不太清楚狀況下,
就要探索Idiot內心深層的價值與苦悶,是有點可惜的安排。
不像好萊塢的電影,這部片比較像是從塊面展現Idiot的不同面相,
加上題材對我來說相當新鮮、挑戰道德底線,
還有以紀錄片形式表現,都讓我難以猜出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
例如森林中傑普一邊扮白癡、一邊玩雪橇,
就會一直猜是否會上傑普真的摔傷腦袋、變成真正的Idiot?
接下來幾場似乎都是為了建立合理性而作的「Idiots們得面對的日常現實」,
例如住的地方、收入從何而來,都是為了建立「真實感」而進行的「說明」;
當人們對於Idiot的推銷,有的人買單,有人不買單,
因為天價的蠟燭裝飾品從200元瞬間跌到2塊錢,
著實令人觀感不佳;
其中一名Idiot如同背後靈般不斷地喊「加五角」,就像音效一般,
試圖增加推銷說服力,但似乎不太有效,
最後Stoffer 更是直接摔爛自己的「產品」,
再以勒索的方式,要求屋主得為不平的坡道負責,
以一些話術(像是「保險」、「賠償」等語),
故事並沒有說到他們是否得逞
(但後面有一場戲,他們買了一罐70多元的魚子醬罐頭,我想答案是Yes)。
而一場有人來賞屋的戲,
Stoffer 很明顯地想要趕走這群賞屋者,但因為賞屋女的提問與肢體,
都讓人覺得很像要來扒糞的記者,而不是來賞屋的,
所以覺得相當的干擾,影響了對這場戲的理解。
「人必須同情他人,才不會看人不順眼」這也是當idiot帶來的「副產品」想法,
社會中的各種不公平、爭論多半其來有自,點出這句話:
或許退一步想,很多事情就能船過水無痕,
也許這個社會也就不會那麼令人難以忍耐。
而影片也呈現與現實生活中真正的Idiot相處情形,
其實說真的,令人有點出戲,
因為看的出來有幾位是唐氏症患者、而非演員,
假的Idiots─演員們雖然極力掩飾,但仍相當不自在,
或許這場非真非假的戲是另一種殘酷。
Karen在這段與Idiots相處的過程不斷地反對這群Idiot的行為,
卻又認同自己身在其中非常快樂的感受,後來也「淪陷」,
開始扮演Idiots,但才開始扮演沒多久,
在泳池中的Karen開始嚎啕大哭,
即使是身為觀眾的我們都能感受到,當Idiot是她現實生活苦痛的出口,
即使這時我們都還不清楚她為何而苦;
這場戲我認為是一個劇情上的轉折點,
一個不認同Idiot行為的外來者也正式成為一份子。
接下來有一長段在兩個Idiots的婚外情糾纏,
點出想要兼顧正常生活與Idiot的生活幾乎不可能,
在廣告公司生活的Axel發現:今天要提案的對象是Catherine假扮的客戶,
Catherine吹牛著這件廣告案的預算是兩千萬,
題外話一下:Axel的主管竟然信以為真,
或許這個社會中很少有謊言,才會當真吧?
這樣的人在台灣恐怕才會被當成Idiot ─ 不用先查證客戶身分的真實性,
還相信對方所說的話,如何得知對方不是信口開河?
這也讓我想到電影「謊言的誕生」還有沉沒理論所指出的:
我們都根據過去經驗來推斷當下情況必定會依過去經驗進行,而變得盲目。
回到故事,Axel告訴公司自己在忙家裡的事,
告訴老婆自己在忙公司的事,進而掙出時間當Idiots,
但這次火燒到自己,
Catherine也在這次與廣告老闆的會議中一下扮白癡、一下正常,
直到Axel看不下去才中止這場鬧劇,
是的,當Idiot很快活 ─直到這雙重生活威脅到 「真實」生活。
另一場Stoffer 把傑普留在酒吧,
讓一群重機騎士照顧扮成白癡的傑普,
穿插Stoffer 被質疑把傑普這個扮白癡的菜鳥留在那裏會被揍扁,
傑普的不知所措等都讓人覺得他快要穿幫了;
但最後傑普並沒有被揍,這群硬漢甚至協助他上廁所,
硬漢們彼此的對話也很好笑:「你幹嘛幫他(傑普)洗手,他又沒碰到(小弟弟)」,
從對白說明把「東西」掏出來的人是誰了,
這也是另一種對比 ─ 一群手臂肌肉都快比腿粗的硬漢,比一般人更溫柔。
把傑普推上前線的Stoffer 受到大家責怪,
加上社區委員會的人來找Stoffer ,想要提供給大夥補助,
Idiots把上次有人來看屋時的搞破壞招式又搬出來,
惹毛了Stoffer ,Stoffer 的抓狂也說明了:
即使私下看起來再正常的Idiot,
都還是因為本身有某些狀況,才會加入這個團體;
即使看起來再正常,其實也都是一條條拉到底的橡皮筋 ─ 隨時會理智線斷線,
再一次地,導演使用了對比的方式,
點出狀況從好變壞只需要彈指之間。
後面有幾段屬於Idiot間的圈內生活,
如自己辦的舞會、傑普與Josephine的性愛等,
回呼前面提及的Idiots最大的資產就是彼此─彼此扶持、依賴,
或許唯有如此才能找到最純粹的情感。
當然這也是為了後面Josephine父親將強行帶走Josephine的舖梗,
這兩段的設計太明顯,覺得有點生硬的插入劇情中,
只為了表達這群Idiots「對抗外侮」的能力是零。
這場戲也讓Stoffer 決定逼大家攤牌:
除非你能在「真實」生活繼續扮演白癡,
這裡則是另一個轉折點,白癡們必須在兩種生活二擇一。
一場鬍子男被逼著在課堂上表現出Idiot的樣子,但挑戰失敗後,
導致共三位idiots退出,最後一場高潮戲前,
輪到Karen將內心中的白痴帶回家,Karen希望Susan能陪著她回家,
也在最後這場戲才揭曉Karen的苦來自喪子之痛,
還有家人對她的不了解、言語霸凌,
家人不斷地說Karen兒子死了卻不難過,
面對比Susan更不了解自己的家人,
Karen選擇回到自己「真正的家」─她的idiot家人,
這段的劇情設計太像一般的劇情片了,
而且還當成是最後一場戲,雖然演員表現得很精采,
但卻灑狗血到一整個脫戲,覺得有點可惜。
劇中最重要的是使用假扮idiot的主題,
先是製造了話題,但故事並沒有停在這群人如何招搖撞騙,
當然也回答了動機;可是又不只簡單以一兩句話帶過動機,
而是展現一個個idiot的特質,以他們的言語、個性、反應來說明動機;
劇情角度上,用了許多對比的切入角來達到諷刺的目的;
雖然處處都看的到設計的痕跡,反而覺得更精采;
演員表現大致上也相當精采,雖不知實際的演員引導方式,
但可能是一場場給予劇情走向、角色背景,
台詞上則由演員自由發揮的方式進行,
也許是因為如此,所以整體上看起來相當自然。
表現形式採用紀錄片形式去模擬成在記錄idiot的生活,
讓我想到電影厄夜叢林─以手持camera的方式增加真實感,
(無論本片背後的動機是為了省錢,或是增加真實感),
但對此我其實是不認同的,我不認為在外人面前,
這群idiot能展現自己的真實面,
尤其是拍攝者從來沒被介紹過(可以對照電影「成名在望」),
拍攝者像是局外者,就更不可能如電影中一般完整呈現真實自我,
所以這樣的拍攝形式反而產生矛盾、看起來很假;
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是部很棒的電影。
看到這裡也不禁反思:在台灣有辦法拍一樣的影片嗎?
畢竟是一部充滿道德爭議的電影,
尤其在劇情尺度、演員突破心理障礙、觀眾接受度上,
更別提是否有人願意投資等問題了。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