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王。
大家認為家人或父母的所做所為會影響自己嗎?
恐怖的父母、嚴厲的父母、放縱的父母,或是……殺人的父母?
《那一夜》通過一場凶殺案,描繪著一個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影響與成長。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若是沒有佐藤健,這部作品撐的起來嗎?
我努力的思考著這個問題,卻始終沒有答案。
《那一夜》一片透過母親殺害家暴父親一事,從事件發生後的時間出發,反應出深植在每個人生命中,暴力的不同形式,長男的懦弱與崩潰,次男的逃避與遷怒,長女的視人不清與對暴力者的寬容,某方面來說,從小的暴力已經深植骨中,無法抽離,而這也很好的反應出「什麼樣的父母,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後代」一詞。
而母親則是為了孩子站出,但在他人稱讚她的氣魄與勇氣時,卻矢口否認著「如果我道歉了,那孩子們又該相信什麼呢?」在堅強的背後,依舊是一個名為母親的角色。
「不會再有人對你們動手動腳了,之後你們想怎麼過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活著吧。」伴隨著15年的這句話,卻成了無法自由活下去的壓力,在日本這樣時刻在意他人眼光的高壓社會下,背負著殺人犯的孩子的稱號又該怎麼去過自由的人生呢?
通過現在與過去的場景交換,我們可以發現三個孩子即便艱難萬分,卻始終走在自己所期望的道路上,而自由的活著,是否也在傳達著不該注意他人眼光呢?
佐藤健是一名優秀的演員,並非說這部作品其他演員的演技拙劣,但作為表面反抗,內心渴望又試圖拋開過去,將家庭當跳板的角色來說,佐藤健在整體的表現與張力上確實是令人感到滿意,而整部作品的基調確實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藉由這個角色來推動劇情,但許多情節的進入還是顯的有些倉促,難免會有令人難以進入情緒的狀態,而相比過去,佐藤健這次的表現整體來說還是略顯匠氣,無法令人感受到較為掙扎的情緒。
「殺人的一夜」、「失蹤的一夜」、「愉悅的一夜」,整部作品用了不同的角度與角色去詮釋他們的那一夜,而在各自認為不凡的背後,最終點破那些夜晚終歸是平凡無奇的一夜,但即便如此,若是自己覺得特別,那也就夠了不是嗎?
通過佐藤健的錄音機,十五年即便過去了,但一家人的時間卻還是停留在那一夜,而在最後的刪去,不也是在象徵著與過去告別,展開真正的新人生嗎?
《那一夜》整體而言是一部中間規中矩的作品,導演想傳達的想法不少,但在某些時刻有些過淺,而整體的節奏掌控也較為緩慢,索性還有小爆點可以令整體情緒起伏。基本上整體劇情都是能夠推測的,但如果你還是想進戲院一觀佐藤健的臉龐,我也是舉雙手贊成的。
我是老王,我們下次見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