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篇文章
Why so serious ?
黑暗騎士

影評 《紳士追殺令》-- 正宗的蓋瑞奇最對味,犯罪動作鬼才的王者歸來

2020-01-24 23:18:41


 

 

2008 年《搖滾黑幫》問世後,蓋瑞奇從此揮別黑幫題材,遠赴好萊塢為華納兄弟、迪士尼兩大片廠效命,將其個人風格給老美借用,替《福爾摩斯》《紳士密令》《亞瑟王》《阿拉丁》這幾部舊片重製換上靈活的現代風貌。十二年過去,《紳士追殺令》終於讓蓋叔難得歸根他久違的大堆頭犯罪片主場,更一併找回了巔峰時期活力豐沛的手感,雖然多少不免覺得冷飯重炒,但不得不承認,這盤冷飯炒得還真他媽的有夠香。讓作為爽到高潮的小小蓋粉如我,忍不住要拉起真香警報,呼喊「蓋瑞奇重返榮耀」!


《紳士追殺令》環環串連的大架構,不脫蓋叔一貫「狗追貓、貓追鼠、鼠再反咬貓」的既定公式,一切事件的源起,必定都先始於一場鉅額交易,飾演美籍毒梟的馬修麥康納在片中意欲出售的大麻帝國,即相當於《兩根槍管》的古董槍、《偷拐搶騙》的鑽石、《搖滾黑幫》的土地交易:一個被各路人馬爭相搶奪的核心麥高芬;接著總會殺出第三方製造紛亂毀了整樁好事,而中途笑話不斷的荒謬出包,更會進一步地打亂整盤棋局。

 

 

 

整體來看,《紳士追殺令》可能會更接近是《搖滾黑幫》的變體版,兩片安排的交易均意在指涉兩國地下權力易主的危機、地盤換人當家的位置轉換,《搖滾黑幫》是俄v英,《紳士追殺令》則是美v美,馬修麥康納的角色有如之於《搖滾黑幫》身為賣方的湯姆威金森,傑瑞米史壯則之於《搖滾黑幫》身為俄國買方的卡瑞羅登,而作為麥康納得意助手的查理漢納,則像極《搖滾黑幫》裡作為威金森最忠誠部屬的馬克史壯。


《搖滾黑幫》的威金森買通倫敦的市政高官,《紳士追殺令》的麥康納與顯赫權貴建立深厚交情,兩人培養的人脈,既是推動這場交易的關鍵,卻也是差點間接造就談判破局的絆腳石;而原本預期談成的買賣,使詐的買方永遠不會是贏家。在這一片黑吃黑、狗咬狗的混雜局面,休葛蘭飾演的記者,則如《搖滾黑幫》的譚蒂紐頓,自有盤算想藉機從中圖利,但再多麼百密的算計仍終有一疏,玩火終招自焚,均以失敗告終。

 



《搖滾黑幫》最後老鳥淘汰、新人接班,《紳士追殺令》則反過來狠狠教訓心浮氣躁的年輕一輩,讓老鳥重新掌權、重新確立他的王座(《紳士追殺令》稱掌權的王者為「叢林獅王」,《搖滾黑幫》則稱為「Rocknrolla」);柯林法洛的拳擊館學生、急欲自立門戶獨霸一方的亨利高汀、沉迷毒癮的墮落貴族後代、亂入騷擾的街頭混混,蓋瑞奇似乎把悶在體內的某股莫名怒氣全宣洩在他們身上,將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千禧世代吊起來毒打一頓,《紳士追殺令》很大部分的暢快感,便來自於這種見證欠揍屁孩活該細賀的時刻。


蓋氏黑幫電影,絕對少不了一票大卡司的加持,一來導演吸引演員慕名合作,二來蓋瑞奇也需要演技突出、辨識度高的明星臉孔方便讓觀眾快速記住他那向來繁多的角色配置,有時某些配角無足夠發揮,純為輔助劇情推演的棋子,但本片幾乎沒有這樣的情形,此批顏值高到出水的星光陣仗一位也沒浪費,蓋叔充分配給時間讓他們展示各角鮮明特質,無論犯蠢出錯、抑或自信沉著的放話威脅,人人各有舞台發亮發熱,絕不淪工具性的存在,絕不因人多而臉盲,即使是戲份偏少的配角,也至少都有一至兩場的專屬moment。

 



如果去年的《阿拉丁》讓你感到闔家歡的迪士尼削弱了蓋瑞奇的叛逆本色,《紳士追殺令》無疑是一次滿意的補償,所有你熟悉的蓋氏佳餚,全部回來了,更甚經過少許改良,超越了普遍較令失望的《搖滾黑幫》《玩命左輪》的水平。《搖滾黑幫》的結局當時埋下了一個似真似假的伏筆,預言將開拍續集《The Rocknrolla》(當然這張支票至今並無兌現),本片結局亦有頗後設的下集待續意味,但無論續攤與否,都不改變《紳士追殺令》是令蓋粉樂不可支的一場「Great Comeback」的事實,不過我猜更多人期待能出續集的,應該是休葛蘭在片尾去米拉麥克斯提案劇本時,他背後掛的那張海報的電影啦。

 

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按讚訂閱 : https://www.facebook.com/filmisland?ref_type=bookma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7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