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篇文章
As more and more people leave you,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ose who remain become. 「因為離開你的人越來越多,所以留下來的人就越來越重要。」
玩具總動員

影評 隔壁影評-互相彌補的螺旋體《怪胎》

2020-08-11 11:26:15


大家好,我是老王。

如果還沒看過《怪胎》,各位,這部作品真的很適合進戲院支持一下!

那獨特的魅力與節奏,或是敏感,或是瘋狂的種種情境,都令人有種感同身受,卻又與眾不同的獨特渲染力。

準備好了嗎?

那麼,來接受你的OCD吧。

《怪胎》的開頭就是那麼的突然與猝不及防,有點怪異,有點可愛,當兩個同樣患有OCD的患者相遇,激發愛情的,是那種世界上獨一無二,唯有你懂的微妙情緒。

廖明毅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就拿出了十分有趣的題材,而今年的國片確實也都拿出了相對特別的題材,不論是很久沒看過的特攝作品《打噴嚏》、《逃出立法院》,又或是講述強迫症,與眾不同的《怪胎》,甚至是題材有趣,但手法生疏的《破處》,今年的國片,至少我認為是元素豐富的。

 

【與眾不同的正常】

在《怪胎》的故事中,陳柏青與陳靜是如此的與眾不同,而在茫茫人海中,他們的與眾不同,也成了彼此辨認的特徵訊號。

正常到底是什麼?

能夠與人輕鬆交流?

隨時出門不受限制?

在社會的輿論海浪上破浪向前?

這些,難道真的是正常嗎?

 

我相信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是「不正常」的人,但在這個世界上,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男有女,有喜歡香菜或討厭北部粽的,有脾氣暴躁,有軟弱怯戰,太多太多不同的元素,將世界上的每個人打造成獨一無二的「怪胎」,而柏青與陳靜,真的只是剛好而已,而這份剛好,卻讓他們在孤寂的世界裡,找到擁抱的溫度。

《怪胎》雖然充斥著都會愛情元素,但加入了OCD這個設定,讓整部作品顯得更為純粹,就像是象牙塔內的世界,在連接吻都會感覺骯髒的心情下,又怎麼捨得讓他們朝更多的肉慾去發展呢?

但即便如此,在故事進行中所揭露的種種現實與殘酷,都狠狠地將台灣的觀眾從青春愛情,或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童話中剝離,呈現給我們的,是那麼血淋淋卻又深感無力的大人式愛情。

追求更好的生活本來就不需要什麼理由,而改變也是,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如何能維持那看似童話,實則童言的承諾呢?

 

 

【孤獨的三幕劇】

《怪胎》整部故事從有趣到寫實,從螢幕的變化,從孤獨到相遇,從痊癒到分離,整個故事的每個階段都給足了應有的戲劇張力,就連最芭樂的喜怒哀樂,都藉由不同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

不被理解的孤單與寂寞,被打破的SOP,相遇的驚喜,兩人在相處中所表現出來,愛情中獨有的扭捏,為對方著想的體貼,甚至有些不真實的呢喃,構成了最不平凡的平凡愛情,構成整部作品的第一幕。

制約消失,兩人的連結開始剝離,傷害,孤獨,欺騙自己,在廣大的世界中卻孤身一人的寂寞,近在咫尺卻無法觸碰的空洞,從退讓到欺騙,從詭辯到放棄,門外的世界原來如此殘酷,而象牙塔內原來那麼枯燥,比起絢爛的外出,日復一日的打掃,反而成了唯一的制約,直到眼淚擊潰了這個世界,我們的情緒,也隨著火焰在第二幕中燃燒殆盡。

在真實與夢境的反轉之間,對待自我的懷疑與打破日常的驚恐,讓人宛若闖入這個世界的新生兒,對世界充滿好奇,而更多的,則是恐懼,恐懼夢境化為現實,質疑自己對新世界的抵抗力,這樣的回馬槍是如此的帶勁,甚至將角色反轉後,拉回了在男女關係中的平衡感,以這種方式落幕,不敢說是別出心裁,但也算是大膽嘗試了。

 

在《怪胎》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元素的融入,有些甜蜜,有些奇幻,甚至有些驚恐,但能將這些元素組成這樣一部電影,廖明毅導演出色的分鏡功不可沒,我實在太喜歡這部電影了,或許是因為自己也十分「怪胎」,也或許是因為沒在國片中看過這種題材,但這樣強烈「你懂我」的感覺,或許就是《怪胎》如此令人著迷的原因吧!

我是老王,我們下次見。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需要點讚支持的影評粉專

正在長大的Bogge


電影爽度:7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9

隔壁影評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