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篇文章

影評 《魔王》舒伯特與歌德,交會於20世紀的巴黎

2020-10-25 15:48:37


 

若不是舒伯特的音樂以及歌德筆下的《魔王》,我想恐怕會跟這位20世紀前半法國女性電影導演先鋒擦身而過,她就是瑪莉路易斯‧依莉貝 (Marie-Louise Iribe, 1894-1934),她的生命如曇花一現,年僅39歲就與世長辭,我們可從她為數不多的執導作品裡,見證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演化過程,是極富實驗性與開創性的,有幸可在2020女性影展觀賞到這部創作。

 

盱衡整部製作,無疑是以歌德的文本與舒伯特音樂為經緯,將原本的歌詞轉化為管絃樂,音樂是彷彿就是海洋,少數的對白則為一片片的小島,規律的排列在汪洋大海上。歌名原文為Erlkönig,是Erlen (樺木)與könig (國王)的合成字,顧名思義,歌名雖翻譯為《魔王》,但指的是更浩瀚無邊、神秘深邃的未知世界,也是依莉貝想要藉由鏡頭表述的本質。

 

《魔王》在依莉貝的重新詮釋下,將歌德的敘事詩再次藉由「小題大作」的方式,將原本短短五分鐘的歌曲擴充為70分鐘的影像故事,她掌握了畫面的流暢感,場面調度精準而典雅,音樂架構完整而優美,運用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賦予仙女們鮮活的靈魂與生命,讓原本隱身於魔王口中的「女兒」(Töchter) 躍然於森林中,讓這些女兒們的身影是能被觀眾看見的。

 

在舒伯特的歌曲裡,聲音的表情變化豐富,聲樂家需要一人分演四個角色:旁白、父親、兒子、魔王,而鋼琴的部份也用無窮動的三連音描摹疾馳的馬蹄聲,焦急的父親抱著生病的兒子騎在馬上,穿梭於夜黑風高的森林裡,再加上魔王的不時出現的甜言蜜語,交織著詭異而急促的壓迫感。依莉貝用獨特的歌舞疊影與特技攝影,配合精緻的聲音設計,成功的詮釋歌德敘事詩的奇幻想像,既唯美又神秘。

 

從歌德、舒伯特,到依莉貝,不但可對照出其中的互文性,也發現依莉貝使用了舒伯特另一首同一時期的創作《紡車旁的葛麗卿》(Gretchen am Spinnrade) 的意象,同樣也是採用歌德的詩,雖沒有直接講述瑪格麗特對浮士德的相思之情,但在電影在一開始,這對父子所騎的馬受傷倒地後,受到當地的一家人救助,而這個家庭閨女就有瑪葛麗特的形象,紡車則是放置在客廳的中央,在一開始,依莉貝的鏡頭就不斷強調這台紡車的存在。於是,紡車的轉動與馬匹的疾馳,皆為舒伯特藉以描繪焦慮不安的聲響,在純潔中也帶著幾分的歇斯底里,產生出一股濃烈的壓迫感。

 

依莉貝對於音樂的深刻涵養與電影的藝術思維,《魔王》是她的唯一一部完全由自己執導的電影,也是她所創作唯一的有聲電影,她見證了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轉變,開啟了女性導演在法國影壇的先河,也創立了自己的電影製作公司。

 

但,對筆者而言,既然是要重新演繹藝術歌曲的版本,也將原本歌德的原著加以改編了,何妨讓結局翻轉成皆大歡喜或是開放結局呢? 或許1930年巴黎的社會氛圍還無法讓依莉貝安然的嚐試更前衛的做法,而且《魔王》是由她的叔叔(Paul Iribe) 所共同編劇及擔任服裝設計。但從依莉貝在視覺上所使用的充滿懸疑、奇幻的獨特語彙,相信如果上帝再多給他十年的光陰,正如若是舒伯特在多活個幾年,不論是創作上的前瞻性,或是對後世的影響,藝術的版圖絕對會改寫。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8

舒伯特 歌德 2020台灣女性影展 音樂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