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愛上他的】-我們都曾愛得那麼深、傷得那麼痛
(2018)
這部電影有兩個特別令我動容的橋段。
一個是阿傑(邱澤 飾)在回憶,當愛人宋正遠(陳如山 飾)還在世、還十分健康時,他可以十分安心地坦露自以脆弱、需要被照顧的那一面;且阿傑也知道,宋正遠一定會溫柔地接受自己。所以才毫無保留地向對方撒嬌:
「那為什麼我們不能說實話~」、「我要吃牛排!還有義大利麵,有蛤蠣的那種~還有紅紅的那個湯……」
整整三分鐘的戲,邱澤都是用那雙大大的、淚水汪汪的雙眼,看著回憶中的愛人,看著愛人哄小孩一般哄著自己的孩子氣,看著愛人的幻影消失在房間一角。從此之後,阿傑知道,這樣對他好、能讓他依靠的人,已不復存在了。
另一段則是,當劉三蓮(謝盈萱 飾)察覺到宋正遠已經無心於家庭,甚至可能已在外面有人,所以回到家急忙地要與宋正遠親熱,想用自己的身體,用她所知最後的手段來留住丈夫,但仍求歡被拒後,從原本的故作開放,到急切,再到聽到丈夫坦白後的無助與自責:
「我可以改呀,我可以學啊!然後我就會很快樂啊~就像你也可以改你也可以學啊……」
即便愛情、婚姻和家庭破滅的事實擺在眼前,但卻仍想極力挽回,仍想要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如願以償地回到過去的幸福;且一想到未來的日子將只剩下無止盡的崩解,手足無措的人還極力地想保持理性,企圖要抓住任何一絲希望。我想,這大概是一個心碎的人最絕望的時刻。
有人說本片是乘著這一兩年台灣LGBT議題風潮而產出的同志電影;但我個人認為,【誰先愛上他的】其實就是很單純地在講三個傷心人的故事。
妻子劉三蓮似乎永遠都是這麼的歇斯底里,像個瘋婆子一樣取找「小王」阿傑討丈夫的保險金,其實是不甘心於自己的愛人沒有把一丁點的愛留給自己。
一副玩世不恭、屌而啷噹樣的阿傑,表面上輕鬆淡定,卻是把失去依靠的心痛深深壓抑,因為可能再也沒有人會像宋正遠那樣哄他、疼他、安撫他那不羈性格背後的軟弱與孤獨。
不斷鬧彆扭,與人若即若離的中學生宋呈希(黃聖球 飾),不只是單純地在向母親、向「後母」阿傑耍白目。而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尋找父親的影子、去多一點點地了解父親的愛與生活;並以「反抗不諒解父親的母親」、反抗原有的(母親所給的)生活,來彌補自己對痛失父親的無能為力。
電影透過插敘的方式,一邊呈現主角們當前的煎熬處境,一邊以閃回的方式,一點一滴如拼圖般,把三個人對宋正遠的「愛」給拼湊起來;觀眾則和這場風暴中的三人一起,在互相接觸、衝突的過程當中,慢慢地理解這份「愛」對彼此、對自己的重量。有些話即便到頭來沒有辦法說出口,但最後三為主角都因同一份愛而消解宿怨,對對方敞開心懷了。
退一步來看,三個主角的狀態,其實就是當人在失去摯愛、極度心痛時的三種表現:
面對外界時,我們可能會像阿傑一樣故作堅強、強顏歡笑;
我們內心的恨、憤怒與不諒解,會化為劉三蓮那樣的爆裂、癲狂,狠狠焚燒自己的理智;
而原先的愛與依戀,將變成了說不出口的、對故人的執著,並使受傷的我們封閉,就像武裝起自己、逃到阿傑家的宋呈希一樣。
所以當看到有評論批評本片「看起來不夠有同志議題」,令我有些哭笑不得,因為不管這故事中的那段婚外情是不是同志,但整體架構上三個人物各自「傷離別」的情緒都是有辦法讓觀眾產生共鳴的!你甚至就是把阿傑的角色直接替換成女人,那段「婚外情」中的溫暖與堅定,依然可以讓人感受到「愛與陪伴」的美好的;而兒子想透過父親情人去追憶父親、正宮妻子由「恨」轉為「理解」的心路歷程,也一樣說得通。
有人說本片堪比李安的【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1993);但我想在感情上,【誰先愛上他的】的情調更像是王家衛的【春光乍洩】(1997),透過日常生活中,人種種的不堪,種種負面的情緒與脫軌的行為,來揭露「經歷『失去』時的自己」,使觀眾在感同身受的同時獲得諒解,在感受到被諒解的過程中獲得療傷。
邱澤細膩、富層次的演繹,以及謝瑩萱大開大闔、收放自如的表達,不僅是這部電影最有看頭、最能吸引觀眾的部分,更是支撐徐譽庭、許智彥這對自編自導二人組抒情敘事的主要梁柱。
當然,【誰先愛上他的】這劇本本身是有創意、有些看頭的;但故事中有太多「肥皂劇」式的潑婦罵街、「文青風」的呢喃獨白、「舞台劇」式的誇飾表演參雜在一起。我完全可以想像,若這故事是由演技沒那麼精湛,甚至是比較溫吞、不慍不火的演員來表演,那整部電影很可能就不會如此之動人深刻了,甚至會成為災難也說不定呢……
#宥影評 #誰先愛上他的
導演、編劇 #徐譽庭 #許智彥
主演 #謝盈萱 #邱澤 #黃聖球 #陳如山
配樂 #李英宏
攝影 #林志朋
剪輯 #雷震卿
#金馬獎 #金馬55
獲獎 #最佳女主角 #最佳電影原創歌曲 #最佳剪輯
提名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男主角 #最佳新演員 #最佳新導演 #最佳原著劇本
延伸閱讀: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