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看過太多想要成為下一個《魔戒》、下一個《哈利波特》、下一個《星際大戰》的例子,最後總是一再地失足跌跤,真有機會順利接班的,往往也都是上述這些系列的前傳、外傳、衍生劇。那些失敗的賭注,其存在意義很多時候只是更加印證了前面成功的案例是多麼不易。再次被翻拍的《沙丘》,是好萊塢最新一波「尋找接班作」的嘗試,極富盛名的它既非 YA 反烏托邦小說,也不走典型的科幻動作路線,它的改編門檻出了名的高,也曾改編失敗過,來到發行階段,甚至還不巧碰上疫情。從各方面來看,這都是艱難非常的挑戰。
我們都知道上一版《沙丘》電影很糟糕,糟到連大衛林區導演自己都覺得頭痛、創傷到連這部新版他都不想去看、以免觸景傷情的程度。可以肯定,丹尼維勒納夫的版本要合格多了,劇情有充足的鋪陳,眾卡司有加倍細緻的表演,保證不再如三十七年前那樣粗糙得令人尷尬,而拜當代卓越的拍攝及後期技術所賜,視覺方面固然更有加倍昇華的風貌。但這終究是個只說了一半的故事,還留下很多空白,立刻就要興奮地冊封它「神作」,似乎又言之過早了些。
《沙丘》首部曲是全系列最厚的一本,身為書迷的維勒納夫勢必不想割捨掉太多內容,於是決定一分為二。整體而言,《沙丘》算是一次穩健的起步,既然都把書拆成兩半了,那麼它當然沒有貪心塞入過多的支線或伏筆讓觀眾眼花撩亂、不知該把重點擺在哪,這部上半集的主要任務在於:點燃戰爭的引信、勾勒各方派系大致的利益關係、替主角的英雄旅程先起個頭。想像一下,《教父》只演到麥可柯里昂剛逃到西西里避風頭不久,根本還沒返美接位、展開肅清。
作為一篇序章,《沙丘》理當要先灌輸觀眾整個世界觀的基礎知識,這點《沙丘》我不敢說有兼顧得多周到。這類設置在架空世界觀、完全不借用現實背景的電影,通常開頭都會穿插主角或配角的旁白,並佐以一連串的蒙太奇,向觀眾先做個簡單的前情提要和導覽,《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可以說是將這類開場執行得最完美、最引人入勝的範例,不過《沙丘》選擇捨棄這樣的作法,直接就領著觀眾進入劇中的世界。
缺少這種導覽式的開場,倒也不至於會讓沒翻過小說的人完全無法理解劇情,只是如果你是一張白紙,就可能需要一點時間進入狀況,有些設定電影並沒有解釋得很明白,它可能不想說太白,或者打算留待續集再詳述。《魔戒》系列其實也有類似的情況,某些角色會突然聊到一段過去的歷史或神聖的器物,但那些歷史和器物前面沒提過、後面也不會出現,只有翻過小說的讀者才會真正瞭解他們說的是什麼。但大方向該解釋的設定,《魔戒》是說得很清楚的,然而《沙丘》那有意無意的略過,恐怕就不是那麼親切了。
不過這也並非多麼重大的缺失,只要你看慣架空類型的故事,即便不懂確切的來龍去脈,也能明白個大概意思。解釋含糊的情況,《沙丘》某些部分是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的,例如某個武器、某個地帶很神聖,你只要知道它很神聖就行了,若有某條教規不可觸犯,你也不太需要知道它為何不可觸犯,反正它就是不可觸犯就對了。《沙丘》比較大的問題是在角色經營這塊,坦白說,這些角色的塑造並不怎吸睛,很難令人打從心底的喜歡。實際吸引人的,是明星的氣場、明星的表演,而非角色本身。
無論是要成為影壇下一個《魔戒》《哈利波特》或《星際大戰》,我覺得《沙丘》都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在市場效益方面,有鑑於當今全球影視產業混亂的發行模式,要再現和上述三套 IP 相媲美的熱潮是有不小難度,而且,《沙丘》的內容也不如上述三套 IP 來得親民,它們皆具備強大的感官刺激,劇情、風格也較趨娛樂化,《沙丘》雖不斷強調「為大銀幕而生」,但那是靜態奇觀的震撼,它的本質並「不動作」。
個人比較擔心的,仍舊是這些角色的魅力不足。在《魔戒》《哈利波特》和《星際大戰》,我們都是先「看到」了角色,之後才「看到」角色背後的演員,但在《沙丘》,我們目前只「看到」演員,還沒「看到」角色,潔西卡夫人或許是唯一我有「看到」的角色,她的面向夠複雜、夠豐富,而蕾貝卡佛格森也將此角的廣度刻劃得完整且立體。就一部院線大片而言,《沙丘》故事本身已經不太吃香,若角色也無法和觀眾實質的建立起感情的話,六部曲 + 外傳影集的藍圖,恐怕就有半路夭折的危險,如果劇情的發展、角色的動向不足以讓數量夠多的觀眾在乎,那麼有些剛入坑的客源就很難再回籠了。
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按讚訂閱 : https://www.facebook.com/filmisland?ref_type=bookma
電影爽度:7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7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