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
這應該是台灣人都能有共鳴的一部心思細膩的電影,能夠激起台灣小孩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記憶碎片,對於家人與環境的認知變化,透過歸國子女的不適應與歷史病疫的不安心,讓片中四個家庭角色互相擦出他們各自內心的「美國夢」所幻滅的火花,關於美國夢的失落情緒依稀記得在楊德昌電影《青梅竹馬》中顯得不切實際與遙不可及,《美國女孩》則隱約承接這樣的概念,道出逃避的現實。
阮鳳儀根據其親身經歷改編的劇本相當豐富細膩,故事從頭到尾並沒有太過戲劇化的時候,真實的生活感是此片的精髓,角色的肢體言語上都極富細節,主角從無限失落變成無處發洩的怨恨,在演員身上的許多小動作都非常的貼近孩童的樣貌,那些叛逆父母、迷惘犯錯的過程,作為觀眾不斷的感受到自己曾經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另外,主角與母親的和解過程也是相當的具張力,像這樣的家庭肥皂劇少不了的吵架戲碼在此片並不是很多,電影更比重在透過主角自己對環境的掙扎到順從,與對代表美國夢的白馬的期待與破滅,主角經歷痛苦後的超齡成長,換位思考去知曉母親經歷的相似困境,結尾一場主角與母親的家常互動作爲高潮,異常的平凡但真摯誠懇,那一反電影前面壓抑煩躁,溫馨平和的母愛氛圍,有種麥克李1990年電影《生活是甜蜜》的結尾,同為母女和解的母愛爆發,那股闔家感動實在餘韻無窮。
《美國女孩》動人之處就是這些與觀眾有所連結的共同記憶,營造了裡外真實的台灣家庭故事,立體的家庭角色十分有帶入感,對女孩的年少叛逆成長描寫深刻,作為台灣人在這部片的分分秒秒中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共鳴,是一部專屬台灣的溫馨好片。
#美國女孩 #阮鳳儀
P.S.關於《美國女孩》電影劇本二讀想法:
《美國女孩》的劇本其實是很標準的三幕劇,中間用對癌症的恐懼與SARS疫情兩件事來做幕的分水嶺,講了一個很細膩的一對母女之於美國夢的故事。有趣的是用坊間編劇書的結構表來看,美國女孩劇本中的「歡樂時光」只寫了一場,就是染頭髮的那場戲,所以節奏很緊湊。
不確定吃冰淇淋那場是否算是歡樂時光,因為那場的重點應該是母親角色對於回美國的心態動搖。 總之,美國女孩的劇本是我目前讀過最喜歡的,很簡約的筆觸字句都是精華,對於細節的描述畫面感極強閱讀起來異常舒服,應列為相關科系推薦讀物。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