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突襲(The Raid: Redemption)
真實臨場感的視覺饗宴
在2011年多倫多國際影展中大放異彩的"全面突襲",廣告猛打"近十年來,最爽的動作電影"做為噱頭宣傳。當然,觀眾真的能夠在電影院中,享受這兩個小時的純粹殺戮。完全一刀未剪的超限制級等級的近身搏鬥動作場面,沒有過於花俏的慢動作鏡頭,或是其他特殊華麗的場景設計。完完全全就是拳拳到肉,相當紮實的打鬥,讓人無法喘息。
短短的幾行字,就是"全面突襲"的全部。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作品在台灣排定上映的時間與其他強檔電影強碰,不畏懼這些強片環伺,就算一天不到五個場次,院廳被分到十排不到的超迷你放映廳也要將這實驗性的作品呈現在台灣的觀眾眼前。我認為這是相當值得鼓勵的事情,在好萊塢大片當道的今天,台灣觀眾的口味好不容易透過這幾年的電影產業復甦,而將一些觀眾群帶到了電影院中觀賞,尤其是國片或是一些風格特殊的電影作品。"全面突襲"就是這種風格特殊,並且風格鮮明的電影作品。
劇本編排、剪輯、導演參予了相當比例的工作。他是一位英國威爾斯出生的導演,Gareth Evans。這位新銳導演要的訴求相當簡單明瞭,就是"打鬥"。當然在劇情上,還是有些主線支線的穿插,雖然薄弱,但這樣也很足夠了。簡單的故事:20名特警成員,掃蕩一棟塞滿毒梟、強盜、殺人犯的大樓,就僅僅如此而已。但透過鏡頭,導演所要說的故事,就是運用他手上的攝影機,帶領觀眾進入他想要設計的世界。如此看似簡單的動作電影,單純的故事,在場面控制以及人員調度上,事實上我想是相當龐大的工程。每個人如何在定點出拳出腳,或是在哪個地方倒下,甚至是在哪裡拔出武器,造成身體的哪個地方傷害,都是考驗著導演以及攝影師的溝通與協調。這樣如此複雜的工作,在"全面突襲"中,可以說是發揮到淋漓盡致。透過搖晃鏡頭,快節奏的剪輯,配合以鼓聲為主體的配樂,導演真的創造出他想要呈現的特殊視覺風格。這些旋轉、搖晃、碰撞的鏡頭,雖然比不上一些主流的動作電影,有許多慢動作、一鏡到底等特殊技巧,但這些都已經足夠製造出觀眾的臨場以及真實感。而在一些場景橋段中,透過一些特別安排的鏡位,精準的捕捉到打手們眼前所看見的世界,或是心理狀態。這些殘酷的畫面,也在背後加入了一些江湖兄弟情誼,透過在畫面的構圖上,傳達出"全面突襲"劇情安排上,警察與罪犯間原來還隱藏著爆炸性的劇情。這真的是一場難得又特殊的體驗,是值得花錢進電影院欣賞的作品。
當然,電影的定位,就是鎖定在喜愛動作片、警匪片、武術片等偏好的觀眾群。但這樣的實驗性作品,或許就是希望透過導演鏡頭下的真實打鬥,喚醒一群小眾觀眾的心。像是也有人提到,電影中的電子以及重節奏的配樂,造出一種具科技感的風格,有如電玩般的視覺饗宴。我認為"全面突襲"真的創造出不少話題性。透過鏡頭,導演單純的將作品呈現在銀幕上,或許這樣的故事背後,想要傳達出某種意涵或議題,但我想,創造這樣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除了佩服導演以及製作團隊的創意外,話題性的創造也是這部電影作品成功傳達出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
說到這裡,官方釋出的近身搏鬥等動作場面雖然是一個很大讓我觀賞的因素。但唯一的理由就是,"配樂"。聯合公園中的主唱麥可,在近年來將聯合公園的音樂,逐步轉型為不只有Nu-metal或是搖滾曲風,改為多元化,加入些許的流行POP元素,和電子、硬蕊等。雖然,這使得舊有的聯合公園歌迷相當失望,而損失了一群死忠的粉絲。但他們的"嘗試"精神使我感動。"全面突襲"中的配樂,我想也是他想要"嘗試"的對象,而表現也相當不俗。動作電影中該有的配樂元素不缺,且加入了一些適當的弦樂、電子等音樂,果真有"聯合公園"以及"創:光速戰記"的混血風格。這樣的配樂也讓"全面突襲"加分了不少,緊張中帶有臨場感,這又讓電影的真實性提升了一些。
兩小時的電影讓我從頭到尾緊張坐挺腰桿,完全不知道原來電影長度的時間感。我個人最愛的片中橋段,莫過於"開山刀戳牆壁"以及"二打一的對決"。第一個"開山刀戳牆壁",透過超大特寫與多視角的過程,讓人感覺那把開山刀就真實在眼前削鐵如泥般的威脅感。而在第二個"二打一的對決"將電影的打鬥帶領到最高潮,一次爆發性的呈現在觀眾眼前。我認為"全面突襲"或許也是喜愛動作片的觀眾,一種不一樣的選擇。(如果要看這部電影,在進電影院前我想還是省點飲料零時錢吧。因為我覺得根本沒空吃啊......好浪費......)
個人評分: 8.5/10
內容版權所有,轉載前請先告知作者
【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ofvision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