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為真人真事改編,一位名叫「馬特歐」的少年出生即罹患腦性麻痺,但其實他的智能沒有問題,只是礙於肢體活動的障礙無法完整表達自己,加上早年醫療技術的不足,使他誤診被判定為「你永遠無法和他溝通」、「永遠無法走路」的〝植物人〞(或稱「智障」)。
影片呈現了1987年到2010年發生的事件,不時以第三者的角度綜觀,再切回主角自己的視野道出他的心聲,在這過程裡我們好像一下摸透了患者的心思、一下又彷彿陷入五里雲霧中摸不著邊際,讓人深深覺得正確的表達自己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摸清別人的想法又是更加困難的事。
原本以為以殘疾為主題的電影都不免煽情狗血,最後來個充滿希望、鼓勵人生的勵志結尾,但這部片並不側重強調這些地方,而是以輕鬆、略帶童趣的方式去描述主角的人生經歷。
他怎麼透過生活去學習數學、社會科學、地理、設計、科技、甚至人體等知識,期許「我在等適當時機告訴他們我是誰」。
有個怎樣瘋狂又奔放的好爸爸,讓他的童年充滿愛與歡笑,更教與他受用一生的人生價值觀。
怎樣開啟了一段酸甜的初戀、認識男女與情愛之事,又怎麼在各種際遇下結束戀愛。
最後,怎樣在一個意外的契機下,找到溝通表達的方式,終於讓人理解他不是植物人,可以與人對話。
飾演馬特歐童年與成人版的Kamil Tcack與Dawid Ogrodnik,兩位演員逼真動人的演技使人折服讚嘆,你會訝異正常人到底要怎麼演出肢體障礙的樣貌,想必在揣摩角色上花費了非常多的心力。
另外談談主角之外的一點感想,關於照護者的愛與付出,也關於小孩們愛被瓜分的不平和忌妒。
當家中有一位特殊的小孩,父母親勢必要花費高於一般正常孩子的心力去照料,這看在馬特歐的姊姊和哥哥眼裡,偶爾會覺得不是滋味,認為媽媽只關心他而忽略了自己。
偉大又親力親為的媽媽,秉持著愛與希望細心照料馬特歐長大,卻因為不懂得他的心思而經常抹殺他表現自己的機會,這也讓人不勝唏噓。
到底怎樣才算是張弛有度的愛與關心,大概是所有為人父母都必須面對的難題。
但電影中透過姊姊嘴裡發洩不滿的話語彷彿醍醐灌頂,媽媽不可能永遠照顧他,既然能陪伴他的日子有限,往後的日子仍需要他自己面對,那麼學著適度放手,讓他適應其他(療養院)生活,也是不得不的艱難關愛。
沒有刻意堆砌的狗血劇情,平實簡單再帶點幽默的敘述著殘障患者的人生故事,媽媽的愛、爸爸是萬能的魔術師、喜歡上某個理解他的女生,也會有生氣、悲傷、或微笑的情緒反應,也許生活有諸多限制和不便,但撇除患者的身分,他也就是一個有血有淚的正常人而已。
「明天會是美好的一天。」
因為活著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6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