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故事,不同的詮釋
電影除了是一門藝術,一場華麗的魔術表演,在市場上也必須做出正確的商業考量。而綜觀本月份的電影廣告,以「出埃及記:天地王者」宣傳為主,打出「神鬼戰士」名導雷利史考特,以及「黑暗騎士」主角克里斯汀貝爾為噱頭的廣告,又特別強調史詩級的特效場面。在接近2014年尾聲的電影市場,的確主打視覺特效的商業電影是不錯的策略,然而就個人而言,回到電影本身,觀眾衝著「名導」、「名演員」和「史詩場景」,似乎針對「出埃及記」本身,以及「出埃及記」與導演間、演員間的關係為何已經不重要。因此以商業的角度,如此大肆張羅的確達到吸引觀影群眾,但就電影本質而言,是否真實傳達觀眾觀影的核心價值,是有待討論的。
若期待看到「史詩級」的特效場景,雷利史考特在「出埃及記:天地王者」中對於埃及人與赫人間的戰役描寫、聖經故事中的十災以及最後電影的高潮-摩西過海的場景,不論是視覺特效、浩大場面或者動作打鬥上,都有相當出色又極具娛樂性的表現,但綜觀雷利史考特近年來幾部商業大片,動作場面已成為「遠鏡頭」、「俯視鏡頭」、「搖晃鏡頭」、「沙漠戰場煙硝瀰漫」等設計的大雜燴,缺乏細膩的編排以及縝密的安排。鏡頭帶出大量的臨時演員,在大場景下的打鬥,的確能將畫面的張力、戰場的慘烈、史詩般的氣氛完全表現,但缺乏更深一層的戲劇深度,實為可惜之處。舉例而言:同為雷利史考特的作品2000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神鬼戰士」,針對當中由羅素克洛所飾演的主角麥柯希穆透過高盧戰場、地方性角鬥場、大競技場等場景,不斷剪接主角手輕撫茅草的蒙太奇畫面,搭配跟拍式鏡頭運鏡,凸顯主角內心心境轉折,使電影劇情更具深度及張力;又如同2001年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的「黑鷹計劃」,在描述受困於索馬利亞摩加迪休的美軍,場景的調度與各分散的群體調配上相當出色,使戰場上的劇情不致發散而失焦,反而製造出緊湊又扣人心弦的慘烈故事;當中也透過「戰場上煮咖啡」、「手持照片」等各個美軍隨身小物,製造出更細膩的故事劇情,加深電影深度。
而回頭觀察「出埃及記:天地王者」,雷利史考特試圖重現古埃及的繁華榮景,但各個宮廷內的角色關係交代未明,摩西的真實身世、領養與成長的過程,在解釋上馬馬虎虎,導致摩西與拉美西斯間的兄弟情誼無法凸顯、摩西得知自我身世時較無驚奇感、摩西與姊姊、養母間的關係也顯得薄弱。而電影當中試圖利用互相擁有對方的寶劍,加深摩西與拉美西斯間的感情,另利用迷信的眾神崇拜等摩西與拉美西斯間的共同憎恨等目標,但仍然無法在這幾個重要的物品、事件上做更深一層的闡述及利用,使「出埃及記:天地王者」缺乏劇情與角色的發展性,在故事的鋪陳上顯得單薄老套。
然而,「出埃及記:天地王者」最值得玩味的是,如何將這個經典故事、被翻拍多次的「出埃及記」,呈現不同的樣貌與讓人感到新鮮的詮釋方法,個人認為雷利史考特在這方面做出了許多挑戰與嘗試。而就「出埃及記」這個經典故事中,旨在傳達人類對於信仰的思想、對於自由解放、不受奴役、不畏懼強權、神愛世人的概念,人們需要宗教的戒律,才能有秩序的管理群眾、對宗教信仰不致猜疑而更加堅定。許多可發揮的元素、可挑戰創新的地方,諸如雷利史考特利用「具體擬人化」的方式,詮釋上帝的形象,挑戰了西方對於不具像的上帝概念;十災的形成原因,也透過了行政會議討論做出了科學解釋,而非如同以往改編作品直接呈現而不多加解釋,以不挑戰神性、神諭、天譴等原則處理十災成因。而摩西被塑造成文武雙全的將軍、足智多謀的領導者,也讓希伯來人在對抗埃及人的過程有更精采的表現。總總的創新挑戰,是我認為值得細細品嘗的地方,欣賞一位無神論者,用旁觀者的眼光、用自己對於聖經故事的解釋與闡述,嘗試著用自己的想法,說出一則精彩的故事。
因此,個人建議如同欣賞所有電影一樣,以開放的態度,無預設立場的精神,欣賞「出埃及記:天地王者」,將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我們能夠享受古埃及戰場的浩大場面、聖經所描述的十災場景、聖人與造物主的對談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整體而言,電影的劇情編排尚屬流暢,但在串接上缺乏新鮮感,同時也缺乏細緻的處理,導致深度不足而無法成為經典之作。但在視覺特效與場景設計上,透過新的電影技術將上述的浩大場景真實呈現,的確讓人驚艷且嘆為觀止。值得一提的是,「出埃及記:天地王者」僅利用74天拍攝,可見拍攝效率高。同時凸顯了,大量特效鏡頭與視覺特效的畫面場景,佔了整部電影相當大的比例。
整部電影片長2小時半,分為三大部分描述:王室生活、放逐與游牧生活、返回埃及並帶領希伯來人出走。在摩西的心境轉折,全由主角克里斯汀貝爾的演技呈現,角色裝扮在畫面上可觀察由原本意氣風發的整齊面容,到逐漸憔悴、蓬頭垢面、披頭散髮的粗曠造型。總總在畫面上的用心琢磨,是我認為「出埃及記:天地王者」最大的賣點。個人非常建議,可試著將過去同樣以聖經故事「出埃及記」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包括夢工廠於1998年出品「埃及王子」、1956年西席地密爾導演的「十誡」(由查爾登希士頓飾演摩西的版本)等互相比較,不同的觀點看宗教對人類的影響、探討信仰的真諦、探討社會制度的建立與崩壞、奴役與專制等國家體制等議題,而個人認為針對探討基督教對於上帝的神性、形象描述都有不同的詮釋方式。而以雷利史考特的詮釋方式,個人認為其大膽的嘗試,的確挑戰了一般以基督教徒角度的探討方式,而有所創新,但只可惜無法在各個配角上加以琢磨,使劇本呈現單薄,實為相當可惜之處。
故事劇情:
整體故事劇情鋪陳尚屬相當流暢,但在角色個性、角色與角色間的感情缺乏深入闡述。而電影故事直接以文字說明希伯來人被埃及人奴役400年為開端,並以摩西成年的時間點切入,而缺乏摩西如何被自己的親生母親保護、被埃及王室所領養等身世介紹,使得在後續揭發摩西身世時的驚訝感降低,實為可惜。而在電影整體劇情上,比重多在於拍攝浩大戰爭場景、十災的視覺特效、摩西過海、埃及軍隊追擊等畫面,使得電影劇情深度不足,劇情的張力缺乏讓人印象深刻之處,故事劇情顯得單薄。(6.5 / 10)
影像美學:
聲勢浩大、極具張力的大場面鏡頭,絕對是雷利史考特的最佳代表。運用大量的大規模運鏡、俯視視角取景,同時加入飛灰瀰漫的大漠場景,使畫面更具史詩、滄桑感。雷利史考特的導演概念、電影製作重心以轉移到如何營造史詩感、淒美甚至是讓人震撼的影像畫面營造上。然而,如此大量的畫面呈現,缺乏的是更細緻的細節,長時間如此呈現,顯得整體影像畫面上顯得單調,實為可惜之處。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埃及十災上的影像美學呈現上,讓人相當震撼且極具臨場感。特別的是,在電影幕後所提,蛙災可是實際上找了上百隻真的青蛙進行拍攝,可見其追求真實臨場感的用心。(7.2 / 10)
電影配樂:
由西班牙配樂師Alberto Iglesias擔任「出埃及記:天地王者」的電影配樂,以大量的中東吟唱、尖銳的吹笛音樂與交響管弦樂為主要旋律,整體音樂風格呈現濃濃的中東、中亞、埃及風格。當中的輕弦樂使電影劇情的流暢性增加不少,同時也讓2小時半的電影不至於過於枯燥乏味。然而在電影劇本上的深度不足,使得配樂雖表現不凡,仍無法加深電影氣氛營造,個人認為已達水準,但可更進一步努力的空間還很大。(7.0 / 10)
視覺特效:
「出埃及記:天地王者」的視覺特效絕對是最大的賣點,尤其是十災的呈現上創造出極具震撼力的災難場景。特別的是,使用大量的綠幕場景,使每個大視角鏡頭、人物的背景更顯得漂亮且極具張力。在視覺上的畫面營造上,雷利史考特與其製作團隊相當用心,同時也是「出埃及記:天地王者」最重要的關穎重點。就娛樂性而言,「出埃及記:天地王者」絕對可以讓觀眾們享受十足震撼力的電影院聲光效果。(7.5 / 10)
觀眾取向:(不計分)
喜愛雷利史考特電影風格的觀眾,喜愛克里斯汀貝爾的觀眾,喜愛聖經故事、對聖經具興趣的觀眾,喜愛出埃及記故事的觀眾,喜愛史詩電影的觀眾,期待享受視覺聲光效果的觀眾
個人總評:7.0 / 10
電影預告片:
文字版權所有,轉載前請先告知作者
【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ofvision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