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篇文章

影評 《X+Y愛的方程式》試證愛有公式解

2015-03-26 22:27:19


X+Y - poster

 

打從去年10月,法國名導盧貝松(Luc Besson)與好萊塢一線女星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親自來台拍攝科幻動作電影《露西》(Lucy),造成不小轟動,各家媒體莫不整裝備戰,無不希望能先搶到相關片場畫面等獨家消息。終至去年暑假,《露》片正式上映後,許多有關科學、生物等論點,廣泛引起熱烈迴響外,也同時造成「行銷台北」這類諸多討論與爭議。 

的確,能在大螢幕上看到熟悉的場景,以一種相當新鮮的處理方式對待,當然是希望能夠對自己的國家與城市,帶來後續實質上的經濟效應,但要是認為只能美化城市,只能隱惡揚善,就這麼以偏概全,或許就有失電影專業角度,還是得回歸到電影製作面本身;畢竟,好萊塢劇組來台取景的重點,從來都不會是觀光或是城市行銷(那也只是後續推波助瀾的議題),此刻,《X+Y愛的方程式》也同其道而行,但在看行銷台北之餘,不如先試證愛有公式解。

 

X+Y - 3

 

X+Y愛的方程式》是由英國BBC製作,英國導演摩根馬修(Morgan Matthews)在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的協助下來台拍攝的作品。描述一名患有自閉症邊緣性格傾向的小孩納森,無法與人正常溝通的他,甚至排斥自己的母親茱莉,在親眼目睹父親因車禍身亡後,唯有沉浸在數學裡,才能讓他找到慰藉。天資聰穎使他進入了英國數學國家隊,跟著團隊遠赴重洋來到台灣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Olympiad),在這時候,遇見中國少女張梅,原先封閉的心房,也漸漸敞開來。 

秉著電影常見的天才概念:有多特別、有多與眾不同,終究會被世人看見,《愛》片敘事模式依樣圍繞納森打轉,談及自閉症患者生活上的狀況與行為,以及周遭親朋好友面對時的困難外,也細膩刻畫種種真情,納森與張梅之間初戀,受盡各種照顧煎熬的母愛等,皆有深刻的細琢與描繪。在試圖質量化愛的同時,無非道盡了有愛,就不孤獨的永恆定律。

 

X+Y - 1

 

與《露西》特寫許多絢麗動人、五光十色的場景相比,不同於其科幻取向,《愛》片在鏡頭取捨上,採用較為更貼近你我的部份,以台北作為主角納森與中國初戀小情人愛情萌芽之地,遊走於台北街頭巷弄中,捷運西門站、台北市大同高中與西門紅樓風光入鏡,平民小吃的夜市(士林與寧夏等)也原汁原味在其中呈現,不但展現台北更加樸實而純粹的一面,也增添不少觀影趣味。 

有別於《露》片將台北人來人往繁華且忙碌的樣貌,化作步調緊湊與必然的演化意涵,《愛》片著重在車水馬龍與街邊小販,尤以招牌霓虹燈和紅綠燈最為顯眼,將台北多半吵雜紊亂的意象,作出做適當的緩衝,既呼應主角對圖案與色彩的高度敏銳,也象徵青年內心世界的懵懂探索。如同國片常常主打的小清新校園愛情,《愛》片毫無保留在學校教室裡表現,在黑板上解開一道道艱澀的數學題之際,殊不知看似有解亦無解的「情」字哉問,才是最致命卻也最迷人的考題。

 

X+Y - 2

 

藉由數字的預測與算計,來驗證出愛情、親情與友情的多樣與複雜,無疑是本片最成功之處。爬梳劇情鋪陳的脈絡,一批選手來台接受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的集訓,除了體現不同國家種族的文化衝擊,也稍稍調侃其既定印象,好比搬行李一幕,自我嘲諷英國已經不是日不落帝國,抑或是吵架中脫口而出在中國談民主的矛盾等,隱含刻板卻不失風趣的意味。 

早在2007年,導演摩根所執導的電視紀錄片《Beautiful Young Minds》,即以一群學生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為題材,其後首度執導此部長片,再度用「數學」獲得關注,並網羅柏林影后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演技自是不在話下,充分演活一名焦躁母親,竭盡所能進入孩子的世界,自始自終隱忍堅強,甚是感人;阿薩巴特菲爾德(Asa Butterfield)揣摩自閉症的模樣,壓抑又緊繃的狀態,也同樣十分到位;如今看來,《愛》片當初低調抵台進行拍攝,無多加曝光與宣傳,實是值得進戲院揭開神秘面紗的。

 

散場貴重物品值(超值=5個):

 

專頁連結:https://ivan0511.pixnet.net/blog/post/272986306


電影爽度:7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8

x+y, 愛的方程式, x plus y, Asa Butterfield, Sally Hawkins, BBC, Morgan Matthews, 自閉症, 亞斯伯格症候群, 影評, 散場, 二三事, 台北, 英國, 數學, 奧林匹亞, 天才, 資優生, 初戀, 公式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