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憂鬱症我們已經有初步的瞭解,撰寫劇本時,只需透過幾個概念,就能發展出令大家都能動容的劇情。我們可以設計主角因憂鬱症自殺,或者是因為憂鬱情緒而無法呼吸,因為憂鬱而服用大量的百憂解導致如腹瀉、頭痛、頭暈等症狀,能夠寫進劇本的資訊相當多。
如果我們以達頓兄弟的分鏡概念來拍攝憂鬱症所有的情況及相關的研究,那《兩天一夜》應該會長達六個小時。法國電影有我們相對不習慣的電影節奏,對我們而言相對緩慢,並且特別鍾情於長鏡,攝影機對著物件一段時間不切換,來記錄電影中的所有演進。
達頓兄弟更是以《兩天一夜》呈現出長鏡的精熟用法。長鏡是多數導演在創作非典型的商業電影時會使用到的拍攝方法,例如奧斯卡的年度電影《鳥人》就是將多數長鏡剪接在一起,所以創造出整部電影從開演至結束,擁有一鏡到底面貌的作品。不過《鳥人》長度將近兩小時,所以不可能如同我們看到的連續拍攝兩個小時不停機。
《鳥人》於後製所調整的色差、亮度、色溫,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剪接上的順暢,因為《鳥人》要讓每一個分鏡連續,所以在拍攝上的過程便如同舞台劇一樣接續上一幕的所有設定。除了布景要一樣之外,相當困難地乃接續上一個分鏡。
分鏡表幾乎是以秒來計算,例如從1分32秒至2分45秒是男主角看著鏡頭的獨白。依照《鳥人》的拍攝模式應該是在下一個分鏡2分46秒至3分15秒,這一個分鏡必須從上一個分鏡的最後5秒接續。因此在拍攝當下,必須從2分40秒開始拍攝。讓所有布景、演員、運鏡都要倒回至2分40秒在拍攝2分46秒至3分15秒這個分鏡,因此《鳥人》的拍攝過程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困難許多。
雖然《兩天一夜》沒有《鳥人》的緊湊感,但達頓兄弟利用了三大關鍵概念來表達《兩天一夜》中的憂鬱症患者在劇本上的種種,並且加注了長鏡的敘事與寫實:
手持攝影
手持攝影能夠展現出畫面的晃動,這能夠詮釋故事的不安定,可能是角色之間的爭鋒相對,或者是當劇情來到龐大的轉捩點。而在《兩天一夜》則是表達憂鬱症患者對於事情的恐懼,壓抑心中那份即將爆發的情緒,讓自己盡量保持正常狀態。
水平運鏡
在一部電影總會有部分的分鏡的意義不大,但為了使畫面與畫面能夠相接,便會加入有如黏著劑效果的過場鏡頭,一般可能是城市的空拍。不過《兩天一夜》則是以相當緩慢的水平運鏡來拍攝角色移動的過程,透過如此的攝影機運動,便能展現出憂鬱症患者當下的心境。
第三人稱紀錄視角
這一項是《兩天一夜》最主要的核心,達頓兄弟能夠使作品如此真實,就是因為他們使用第三人稱紀錄視角來拍攝每一個橋段,所以我們對才會看到故事中最寫實的層面。因此《兩天一夜》才會給我們相對緩慢節奏,如此能增加事態的真實感。
雖然不是每一部針對憂鬱症患者的電影都會如此製作,但《兩天一夜》的劇本聚焦在主要的兩天,讓我們知道一位憂鬱症患者如何與自己生存。對於一般人來說兩天很快就過去了,但對憂鬱症患者而言卻相當漫長,而這種漫長,便是達頓兄弟在《兩天一夜》上的精彩。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email protected]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