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由Ridley Scott執導,改編自Andy Weir的原著小說;The Martian(中譯:火星任務);描述一名太空人,在火星陸上任務的撤離當中,遭受意外而被獨自遺留在火星上等待救援,奮力求存的故事。電影改編上來說,大多按照小說情節所走,只有刪掉一些危機或是縮短冗長的事件與科學說明,故以故事結構來論,並沒有造成本質性的差異。
加法還是減法
故事主角Mark Watney(由Matt damon所飾),面對被獨留在火星上等死的意外事件,並沒有保持著負面的觀點,相反地他利用科學方法幫助自己,延長生命日期,隨著牆上的日期不斷地更新,這樣加法效應讓Mark越來越相信,自己可以離開火星回到地球;對照NASA署長Teddy Sanders(Jeff Daniels所飾),則是抱持著較為務實的想法,聽聞到Mark的存活消息時,仍然強調Mark日後還是會餓死。過程中,也不斷地提醒團隊,Mark還剩幾天可以活,以減法的觀點去看待Mark的剩餘生命,後來面對李察計畫或是戰神四號的選擇時,也害怕失敗的發生,只願意嘗試風險較低的解決方式。Mark與Teddy,兩者的觀點非常不同,Mark的正向為自己帶來了求生意志,帶領自身運用科學與探索,發現了生命的出口,Teddy則是預想到未來的趨勢,以便自身做出有利於大局的決策。雖然兩者看似有所衝突,但對於未來的樂觀想像加上謹慎,才是帶領人們邁向科技未來的探索之鑰。如同《星際效應》所說"We’re still pioneers, we’ve barely begun. Our greatest accomplishments cannot be behind us, cause our destiny lies above us"我們仍然是探險先鋒,我們才剛起步,還有許多偉大事蹟需要完成,因為我們的命運還懸於天際。帶有一顆冒險的心,雖然過程跌跌撞撞,卻也在跌跌撞撞中獲取經驗。
不可計量的生命價值
當NASA接受中國太陽神號的幫忙之後,出現了兩個決策選擇,一個大膽冒險,但成功機率相對來說較高,卻有可能將另外五名太空人的命也搭上,也就是李察計畫;另一個保守進程,成功機率較低,但只要承擔失去Mark一個人的風險。六個人風險低,一個人風險高,該如何選擇呢?這部分NASA產生了非常大的分歧,彼此各自擁護有利的數率,但生命真的可以被科學化的機率所取代嗎?如果是這樣,那我們跟機器有何分別,如果只是依照損失風險去做決定,一切都在規畫之中,這樣還符合NASA最原始的太空探索的冒險精神嗎?面對這樣的選擇,就像賀斯密號的主管Mitch所說"讓組員自我自我決定是否執行",將選擇權交於組員身上,而非簡單地利用數字去秤重,判斷是否值得。恰似《星際效應》所說“Maybe we’ve spent too long trying to figure this out with theory"或許我們花太多時間在推論。
集體意識下的抗命情節
如上所說,組員面對這樣的選擇,有別於NASA從數率層面考量,而是以情感為參考要素做出決定,團隊凝聚產生的集體意識,讓組員堅信自己擁有救援Mark的使命,這樣的使命感使得組員由被動轉為主動,讓NASA只得順其而行。這樣的選擇,正是彰顯人們的真善美性質,面對生命議題考量時,我們往往忘了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阻礙,相信可以靠著我相信做到我相信,雖然這樣看似魯莽,但也因這樣的複雜與情感因素,豐厚了我們的生命故事,而不只是由分鏡與數字所堆疊成的數據資料,讓人清楚意識到面對生命,量並不能代表質,唯有質才能穿越時間與空間。就像原著小說Mark所說"我活下來的代價,一定超過好幾億美金。這一切只為了救援一個研究植物學的書呆子。何必這麼大費周章?一部分可能是因為我代表的意義:進步、科學,和人類已經夢想好幾個世紀的跨星球未來。但說真的,他們這麼做,只是因為幫助他人是人類的天性,雖然有時候會有例外,但這是真的",助人,成為了彰顯人性的最佳行動。
整體觀後感
本片可惜的是礙於片長,許多精彩的科學說明都只能匆匆帶過,幾幕小說令人感到刺激與擔心的危機情節,也未能完整呈現,但電影補足了畫面與空間感,讓整個科幻故事浮現於眼前,令人更容易可以進入這場求生旅途。貫穿整個故事的正向力量,也透過腳色的演技與互動渲染了出來,是一部適合輕鬆看待的創新太空電影。看完電影之後,如果很想知道詳細內容,建議去看原著小說,其精緻內容會比電影豐厚很多,加上已經有了電影畫面建構,閱讀過程中更能想像與體驗故事節奏。
原著小說:火星任務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7846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