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篇文章

影評 罵前妻「潘金蓮」的男人跟罵兒子「幹你娘」的女人實在可以湊成雙

2017-03-07 14:55:16


結尾大翻盤的電影所在多有,但就靠一句話徹頭改變故事內涵的,《我不是潘金蓮》做得不落俗套。

這部片的出現其實是十分應景地在講一個中國剛走入歷史的知名政策,也是將時代的眼淚記上了一筆。故事一開始,導演以圓形的有限畫面、一幅幅的古典畫,讓觀眾像是賞著畫片、聽著說書一般,準備來看看李雪蓮到底要做些什麼了。正片開始,武媚娘范冰冰化為一個操著口音的農村婦李雪蓮,帶著禮數要跟法官王公道攀關係、談事情。李雪蓮就是要討一個公道。要當初判了他跟老公秦玉河離婚的法院,再認證這離婚是「假的」。

秦玉河當初和他說好假離婚後,沒多久竟跟另一個女的結了婚,假離婚變成了真離婚,李雪蓮嚥不下這口氣,非要跟秦玉河復婚後再「真」離婚。他層層上訪,官員們要不就依法行政,要不就當他「法盲」瘋婆,除了給李雪蓮「喝個茶」、「拜個訪」,派幾個「隨身保鏢」外,好像也沒什麼處理不妥。畢竟這就「屁大點事」,真還是假,沒證明的意義也證明不了(但現實的政府們卻都很汲汲於求證誰是假結婚)。而沒想到這屁大點事能被糾纏不休的李雪蓮弄到北京人代會那裏去。領導知道後,不滿下面不夠「體察民情」(翻譯:「屁大點事」也可以讓鬧到我這裡來,還給不給我清淨?),一堆人被追究責任弄掉了官。但是事情還沒完呢,李雪蓮還沒讓離婚變成假的,也還沒證明他不是潘金蓮。他還能再戰個十年。

這戲是跟《金瓶梅》沒半點關係,除了罵前妻「潘金蓮」的秦玉河還真死於非命之外。從頭到尾,就是李雪蓮對這些「屁大點事」的堅持。但細究下來,仔細思索他放棄上訪那年對官員們說的話,會了解到他看似荒唐的執著為的不過是「正名」:當初說是假的就不能被弄成真的;他沒做潘金蓮的事就不能被說成是潘金蓮;「牛勸我別告,是怕我告不贏;你們要我別告,是要我含冤。」事情若「不是這麼個理」,他是萬萬嚥不下去的。李雪蓮看似非理性的胡鬧卻有他自成一格的邏輯存在,他前夫要是有半點這種非把「理」給界定清楚的精神,就不會把自己說成武大郎了。

本來,這部戲當成個荒誕劇或是現代《官場現形記》看看,也是輕鬆有趣。誰知在結尾重啟人生的李雪蓮,與十年前因他丟了飯碗的縣長偶遇;接著坦承講出的一段話,李雪蓮就讓一齣荒誕劇變成了荒誕中國,前頭種種被詬病過於美化、批判性不足的問題,都可以放下了。因為只是為了這結局鋪路而已。最後歸還給觀眾的大視野,不僅在說明李雪蓮心開闊了,格局也就大了,而是意味了這完整的畫面所呈現的真相。

有屁,可能是正常消化釋放,也可能是腸胃有毛病。這個理可一定要搞清楚啊。


電影爽度:6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9

潘金蓮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